大多数人的生活都是平淡的,人生的大多数时候都是平淡的,平淡才是生活的底色。
打开黎戈的随笔集《平淡之喜》,走近一个人的平淡之喜。本书由“平湖”(心如平湖)和“淡菊”(人淡如菊)两部分组成。今天看完了“平湖”部分的28篇文章。
关于黎戈,书上只有简短的介绍:“70后,南京人,爱阅读,勤写作。著有《私语书》《时间的果》《静默有时 倾诉有时》等书。”
她的《平淡之喜》“平湖”一辑,主要是一些私人化的阅读笔记,也可以说是她的阅读地图。
黎戈的阅读,范围很广,涉及“动物、植物、建筑、绘画、香水、饮食、摄影、家居、自然……”等方面,感觉得出,她的兴趣爱好也很广泛,而且她对很多方面都有见地,特别是建筑,让人觉得她就是一个建筑系毕业的人。
她书中提到的这些作品多为外国文学,尤其是日本文学居多。这些作品有些是自然主义文学,有些是科普类的,有些甚至比较小众,但在她笔下,这些作品都极具魅力。这些作品与我的阅读兴趣不同,但通过黎戈的解读,似乎也对我产生了吸引力。
她毫不掩饰自己对日系清淡风格的喜爱。在对导演小津安二郎和是枝裕和作品的喜欢上,对陶渊明和王维的喜欢上,我甚至把她视为同类。
在这些文字中,黎戈把对作品的解读与自己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阐述了“简”与“静”的生活态度、“美”与“善”的美学理念,还有对生命、自我、亲情、日常、写作等方面的深度思考。虽名“平淡之喜”,思想和文字却并不平淡,而是隽永清逸、意味深长的。
我喜欢她文章里那些她从阅读中撷取的一些小片段,读起来很美好。比如《珍》中的古道尔,在她一岁半的时候,抓了一些蚯蚓放在床上,她的妈妈没有尖叫和斥责,而是看看她说:“珍,如果你把它们放在这里,它们就会死掉的,它们离不开泥土。”古道尔听了,蹒跚着把蚯蚓送回家了。这是一个多么温柔又有智慧的妈妈啊!
再如《简单生活》一文中,黎戈写道美国有个植物爱好者,写了四十年的文章,都是关于树,她还有个树友,两人联系的内容就是谈树:“檫木开花了!”“后院的变化太快,我(拍摄)都跟不上了。”这样专注的美好令人感动与羡慕。
又如《用右手去修改左手写的文章》中的向田邦子,因为曾患病不能自如地使用右手,就用左手写了一些文章当作遗书,三年后她康复,重新审视这些用左手写的文字,觉得很不好,但“用右手去修改左手写的东西,未免于心不忍”,最后还是决定原封不动地结集出版。这篇文章中还写到也是同样身患疾病的西西老师,用左手缝熊做康复练习。“哪怕是我这个左手写的,也比空白好,不是吗?”这种绝不放弃的生命态度令人景仰。
书中像这样温暖而美好的片段很多,因为喜欢某个片段,也想去读这本书。或许我要读的下一本书,正藏在这本书中。
在深秋时节,窗外落叶纷飞,鸟儿啁啾,于闲暇的午后,泡一壶茶,打开一本喜欢的书来读,这不也是一种平淡之喜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