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黎戈的随笔集《平淡之喜》第二辑“淡菊”,是关于自我、自然、亲情的一些文字。
“淡菊”即人淡如菊,在这些文字里,作者依然传达出她如菊般低温、含蓄、克制、淡然而悠远的思想情趣与生活方式。
人最重要的,是学会与自己相处。在这部分文字中,黎戈写了独处的妙处,她说:“擅长和不擅长自处的人,确实是两个世界的人。”她一个人看电影,一个人去山中,去植物园,与美相遇,与美相傍,有一间心灵的小屋,精神富足。她把读书、写作当成一个人的旅行,她说:“一个人的旅行很快乐,更快乐的,是‘一个人’,这也是精神生活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它的独自性。”
四季流转,万物可爱。在黎戈的笔下,春天,万物都在言说春天;夏天,谷雨说雨,宁静之夏;秋天,是流金的秋天,是非抽象的秋天,人淡如菊,秋天的事美好而温暖;冬天,在冬日里想念一朵花,下雪天,教会我们生命的珍贵……惜物,即是对生命、生活的珍爱,不仓促经过这世间,像植物一样,简单丰盛的活着。
很喜欢黎戈写亲情的文章。她写父亲、母亲、女儿,文字有饱含深情的平静与克制。写父亲的文字,是怀念,努力克制着自己的感情,写得很平静。与母亲和女儿的相处日常,简单又温馨。因为母亲是个情绪平静的人,对她的教育方式影响了她到女儿的教育方式。在《平静的力量》一文中,她引用了教育专家陈默的一句话:“对孩子最有好处的,让他一生幸福的,是做一个情绪稳定的妈妈。”她的妈妈正是以身教实践了这句话。
或许同为母亲的缘故,黎戈写她女儿的文字,最能打动我。比如她写到坐在公车上,看见一个妈妈抱着小宝宝,看着小婴儿和妈妈蹭脸的亲热样,她也想抱抱她的女儿,像女儿小时候一样揉揉她的小肚子,摸摸她的小手,可女儿现在长大了,觉得这样不太合适,她就偷偷看女儿,女儿问她:“你在想什么?”她说:“我们做一辈子的好朋友吧!”她女儿说:“当然。”她与女儿的相处模式,是朋友或闺蜜式的,她尊重女儿的个性成长,她说:“教育这个词,是多么别扭啊。我们更像是多年母女成闺蜜,并没有居高临下的价值观输入,而是买盒袜子都是你我各分两只那种。”读到这里,我也反思自己,作为一个妈妈,还可以做得更好些。
低温、含蓄、克制,淡然而悠远,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种文字风格,合上黎戈的《平淡之喜》,如进行了一场一个人的旅行,遇见了一些风景,收获了一些感动,留下了一些思考。
心如平湖,人淡如菊。愿生活日常,亦有平淡之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