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皮书迟迟未看,今日得见,一部好的作品终归是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幕幕呈现。
优秀的钢琴家,优秀始终排在第二位,第一位始终不是白人,一个黑人再怎么优秀也不是白人,一个白人再怎么混蛋他也是白人,事无巨细,日光底下无新事,种族歧视在欧美从来都是正当行为。
故事的展开以司机托尼和Shirley博士去歧视黑人最严重的南部开始,一路南下,遇到的警察自然而然的歧视,去给白人演奏不可以同桌进餐,不可共用卫生间,旅馆不给黑人提供住宿,进警察局无理由关押等等歧视报团。为什么还要南下巡演呢?原本可以在被尊重的场合从容盛宴。
对于不公,最有力的行动就是让这些人认可且闭嘴,也许规矩就是规矩,但终究是人立下的,暴力也许可以平权,但歧视不会,歧视就像永久的那根刺,只要一碰就会有反应,除非亲手拔掉它。
当中很多台词很有意思,“小查理是黑人,都是你的同胞,你怎么能不知道呢”“你看起来像个爱吃炸鸡的人”偏见的狂妄自大。我们又何尝没遇见过,你个大学生怎么连这个也不会修。你们女生打扮的漂亮不都是为了吸引男人嘛,只能说偏见的成本很低,安全且优越,怎么了,这又不是我一个人这么想,是大家都这么认为,群体效应就是这么硬气,即使错了那也是群体的错,不是我个人的。
美国的黑人运动在美国白人眼中那就是正当的,歧视黑人那就是白人的权利,当一个群体在没有道理的事情上正当化,那就是他们优越感的正当滋生进行时,一群人的正当那就是这个国家的正当,可恨啊。
一部高质量影片的后遗症,意犹未尽,电影结尾,博士开车送托尼回家过圣诞,托尼邀请博士但被拒,回了家再次折返回来,一个黑人敲开了一家白人的门,一群白人的惊愕,说,快,腾地方,给这位先生拿盘子来。从此刻起,在这个家,博士被尊重,被托尼一家人盛情款待…
如果这世上没有歧视,大家也许就会轻松一些吧,少一些歧视,多一些站在对方角度,大概就融洽多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