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入贾府之前奏
林黛玉 “那日弃舟登岸时,便有荣国府打发了轿子并拉行李的车辆久候了”,荣国府礼数到位。林黛玉心思细腻,早就看到派来接她的三等仆人的吃穿用度已是不凡了,“因此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有时候林妹妹的敏感怯懦,真是让人又可气又心疼:可气的是她堂堂贾母的外孙女,原本无需活得如此卑微小心;心疼的是寄人篱下的外界环境更是加重了她的敏感心思,更缺乏安全感了。
以林黛玉的视角慢慢带我们从外到内的观摩荣国府:先是“街市之繁华,人烟之阜盛,自与别处不同”,然后“又行了半日”(可见府之大),看到了宁国府门口的“两个大石狮子,三间兽头大门”,以及“门前列坐着十来个华冠丽服之人”,大户人家的既视感出来了;然后又往西行,不多远,就来到了荣国府了。
“却不进正门,只进了西边角门”,正门是带有政治意义的门,一般有当官的来,或者重大喜庆节日才会打开,元妃省亲时就开了大门。如果贾母、贾政过生日,有政治人物来贺喜的话,应该也会开大门。而黛玉只是个小孩子,便不会走正门。
接下来又是婆子换小厮,又是小厮退出换众婆子打轿帘,来来回回一堆人。又是抄手游廊,又是穿堂,又是插屏,进入三间厅还有正房大院,作者用了极细致的手法描述了一副栩栩如生的动态画面,仿佛读者自己就是林黛玉,带着3D眼镜进入到了一个真实的荣国府内。
林黛玉入贾府之人物齐聚
“黛玉方进入房时,只见两个人搀着一位鬓发如银的老母迎上来,黛玉便知是他外祖母”,林黛玉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见自己的外祖母,虽然是亲外祖母,但从小并未一起生活,十几岁才见到;自己母亲还是嫁到远处去,估计也是十几二十年母女未见了。所以贾母看到林黛玉“心肝儿肉叫着大哭起来”,说着“我这些儿女,所疼者独有你母”的这些场面话,着实让人觉得有些虚伪。大概贾母也不是真的虚伪,只是世面见多了,也已经习惯这样的说话方式了吧。
后又因林黛玉的到来,贾母发话,姑娘们可以不必去上学了。有客人来就可以不必上学,看起来贾母其实对姑娘们的学业也不是很看重,也许在她看来女孩子本来也不需要学富五车,认得几个字就可以了。这应该也反映出那时对女性的教育要求远不如男性,所以贾政对于宝玉的学业一向要求甚高也是可以理解的。
然后就开始主要人物出场,外形描写的有三春姐妹:“第一个肌肤微丰,合中身材,腮凝新荔,鼻腻鹅脂,温柔沉默,观之可亲”,这个是二姑娘迎春,贾母的大孙女,因为性格偏木讷,所以外号“二木头”;第二个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这个是三姑娘探春,贾母的二孙女,性格直率果敢;第三个身量未足,形容尚小”,这个是惜春,贾母从宁国府接过来的四姑娘,性子淡漠孤冷。
三春姐妹描述完了,那么大家怎么看我们的林妹妹呢?“众人见黛玉年貌虽小,其举止言谈不俗,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便知他有不足之症”,简单朴实的几句描述,一个纤弱淑女的形象就浮现在眼前了。
黛玉说三岁时,癞头和尚要化她去出家,因父母不舍,便没成。忽然想到有一种说法,妙玉,是不是代黛玉出家的呢?这个之后妙玉出场的时候再详说。
黛玉也碰到了赖头和尚,甄士隐家走失的女儿英莲(也就是后来的香菱)也遇到过癞头和尚。林黛玉是正十二钗之冠,甄英莲是副十二钗之首,都遇到过这个癞头和尚,可见这个癞头和尚,有点来头。
然后“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王熙凤出场了:林黛玉视角看到了一个又放诞无礼又恍若神妃仙子的王熙凤,“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起笑先闻”,描写得活灵活现。
又借林黛玉之眼对于王熙凤衣着进行了描述:头戴金丝八宝攒珠髻和朝阳五凤挂珠钗,项戴赤金盘螭璎珞圈,腰系豆绿宫绦和双衡比目玫瑰佩,身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褃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听着这些名字,珠钗颈圈、花袄花裙仿佛就在眼前摆着一般生动;即使摆在眼前让读者来描述,都极难如作者这般刻画的真实细致。又是借林黛玉之眼,便看出作者心爱的林黛玉一角的品味眼光和文学底蕴也是非常不一般的。
王熙凤的外貌描述完了,开始要介绍她了,贾母是这样介绍的:“你不认得他,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泼皮破落户,凤辣子,这些贾母口中叫着的王熙凤的外号也是起得极到位,把王熙凤泼辣率直的性格充分的体现出来了,又让读者感觉到了贾母对王熙凤的疼爱之情,不疼爱断不会这么和她开玩笑的。
王熙凤也是有名的能说会道,上一回末尾对她的描述还记得吗?“模样又极标致,言谈又爽利,心机又极深细,竟是个男人万不及一的”,这里听听王熙凤的这段话便能感知一二了:
“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谅了一回(举止到位),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礼节到位),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夸赞到位)!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象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顺道奉承贾母到位),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句句往贾母心坎里送)。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话题一转又回来了)!”说着,便用帕拭泪(共情情绪到位)。”
“贾母笑道:“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你妹妹远路才来,身子又弱,也才劝住了,快再休提前话!”(自己流泪在先,让原本伤心的贾母反过来安抚她,贾母便不那么伤心了,极妙)这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poker face)道:“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凤姐这个嘴啊),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如此顽皮活泼,难怪贾母喜欢)!”又忙携黛玉之手,问:“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体贴入微,也有做戏嫌疑)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大管家的关切之心上来了)。”一面又问婆子们:“林姑娘的行李东西可搬进来了?带了几个人来?你们赶早打扫两间下房,让他们去歇歇(果然细致,又会在领导面前表现了自己的方方面面顾虑周全的能力)。”
王熙凤这张嘴,张口就来,问了林黛玉很多问题,但却没有给林黛玉回答的时间,可见她问询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得到林黛玉的答复,而只是在一大家子人面前表现她细致入微八面玲珑的本事罢了。
我们再来看看这个荣国府的主要人物关系图。前面我们说到,荣国府里贾母是最高领导人,相当于一个企业的董事长;董事长下面有2个儿子,贾赦和贾政,贾赦贪色、邢夫人懦弱,所以虽是长子长儿媳妇,却在荣国府并不管事。
二儿子贾政算是荣国府对外的总经理,王夫人地位也颇高,但并不直接管理事务,而是交给她的侄女、邢夫人的儿媳妇王熙凤管荣国府一大家子的吃穿用度,都是王家人,便也放心。因为王熙凤精明能干管得好,所以现在有一些公众号文章会写“跟王熙凤学习企业管理之道”,就是这个由来。
接下来借林黛玉之视角又描写了王夫人询问王熙凤一些府里很日常的事务,王熙凤也都答得干脆利落。又嘱咐说王熙凤给林黛玉准备裁衣裳的缎子,王熙凤也说“这倒是我先料着了,知道妹妹不过这两日到的,我已预备下了,等太太回去过了目好送来”,既体现了自己早就准备好的料理能力,又把王夫人捧上天,哄的王夫人“一笑,点头不语”,甚是满意。
见过一众女眷之后,林黛玉也该去见贾赦、贾政两位舅舅了,第三回(中)回味结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