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爱的故事百般变化,凝成一词名为“相遇”。
单身的原因千篇一律,终究只是至今“未遇”。
仅以此文献给所有单身的你。
李宗盛在《晚婚》中说:我从来不想独身,但有预感晚婚,我在等世上唯一契合灵魂。
大概每个人都在期待着那个契合灵魂,但它从来就是可遇不可求,有人在转角相遇,有人终其一生却不得。
为了追寻契合灵魂坚持独身一辈子的人终究是少数,大多数人,最终还是会妥协。
到了“适婚”年龄,在各方压力之下想法开始慢慢改变,开始挣扎。
17、8岁,我们坚信自己在未来一定会遇到他/她;
27、8岁,我们的坚信开始动摇:或许没有那个人。
于是乎,我们有了一个对策,称为“将就”。
我们不再思考有多喜欢对方,而是用“是否满意”去衡量对方。
最终的结果是契合,但大概率与灵魂无关。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开始习惯于拿着自己的要求和条件去寻找与之匹配的“契合”,一旦合适便惊喜于找到了对的人。
可当两人之间一次又一次爆发矛盾,我们才惊觉:哦,原来深处的灵魂并不合适。
生活就像一把锋利的刀,无论那些仅浮于表面的“契合”有多合适,只要不接受对方的“灵魂”,生活终会将其层层抽离,只留下那些支离破碎的“契合”。
我想这或许是因为搞错了“契合灵魂”的出场顺序。
原本就应先了解对方的灵魂,确认后再去磨合以致契合。
只有接受了另一个灵魂,才更能理解这个灵魂滋生出的所有性格和行为。
不过在那个契合灵魂出现前,得耐心地等。
8月25日是今年的情人节,传说中牛郎和织女在这一日鹊桥相会,自古这天便代表着爱情。
但今年25岁的我,携男友共度情人节的经验为零。
对此我没有任何不适和慌张,我想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无论最终是否能寻到那个契合灵魂。
大家都说双鱼座是个向往浪漫的星座,但我大概是个极端的例外。
我从未向往另一半拥有浪漫的灵魂,也不期待情人节的鲜花和惊喜。
我热爱的是两个独立灵魂在一起的每一天,并非充满所谓仪式感的七月初七。
我知道这是个不够主流的想法,所以我在等,等那个愿意接受这些小心思的契合灵魂。
尽管我不知道契合灵魂是否会出现,不知道在那个契合灵魂出现以前我还会度过多少个情人节,甚至不知道我会等多久。
但至少今年,我似乎还能再等等。
写在最后:
祝愿每一个目前单身的你:
他/她出现之前,每一年情人节都单身快乐。
他/她出现之后,每一天都如情人节般快乐。
- 文 | 不慌
- 来源 | 公众号“不三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