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晃四十年过去了,随着年岁的增长,我能感觉到,母亲心里最渴望见到一个人,这个人就是“王荣梅”。
当年还没分田到户的时候,王荣梅和母亲一块儿在生产队上下班,形同姐妹。
那时我们家很穷,孩子多劳力少,工分挣的少,分的粮食就更少,我家一年缺大半年吃,常常饿的我们掂着碗出去要饭。
那时,很多人看不起我家,说话时那种不屑的眼神表情,我都能看得出来。只有王荣梅婶子没有看不起。
记得1971年年近,我妈又生下了她的第五个孩子,也是我的第二个弟弟,取名叫“新年”。这个弟弟在月子里因为拉肚子,没有保住,死了。也是当年因为缺乏青霉素连霉素导致。妈妈失去了儿子,整天哭得不省人事。我记得妈妈整天趴在床头的破木桌上,哭啊哭,鼻涕口水粘咸顺着下巴往下掉,谁劝都无济于事。后来妈妈身体虚弱的不成样子了。王荣梅来看妈妈,一眼看到妈妈变成了这样,也心疼得她直掉眼泪。
后来王荣梅就想了一个办法,趁妈妈还有奶水,让妈妈为别人照顾一个孩子。一个月给20块钱,一斤猪油,一块肥皂。
妈妈想了想,同意了。因为正是初春青黄不接的时候,家里很快就揭不开锅,就答应照顾。
王荣梅让妈妈照顾的 是个刚满月叫“胜全”的孩子 ,胜全的爸爸王国富,和王荣梅丈夫是同事,在同一个单位上班,胜全的妈妈,因为没有奶水,就这样托付给妈妈照顾了。
妈妈把胜全照顾到一岁多点,王国富夫妇就把孩子抱走了。我还记得当年他们把胜全抱走的情景,我和弟弟哭着骂王国富夫妇俩,不让他抱走我们的弟弟,任凭我俩追到很远,也无济于事。
王荣梅婶子有担当,她敢做敢说,在生产队,我母亲太老实不爱说话。在生产队上工时,由于孩子多没人照顾,上班难免有时会迟到。有的人就冷嘲热讽的奚落妈妈,王荣梅就会帮妈妈说话。有时分粮食,王荣梅也会帮着说好说,让生产队多照顾点我们家。
平时她孩子穿剩下的衣服也会拿给我们穿。记得我十几岁时,我家三小间破草屋,已经容不下我们一家7口住。王荣梅的媳妇儿就把她家西边一小间腾出来,让我和妹妹晚上睡她家。妈妈经常在我面前提王荣梅的好。
后来王荣梅的丈夫,因为职务调离,被调到明港上班。从此王荣梅随同丈夫搬到了明港住,别看离得很近,只有几十里,但妈妈和王荣梅从此就没有机会再见面了。
今年妈妈在我面前提到王荣梅的最多。我想,妈妈是想她了。正好前天散步见到了她的媳妇,得知王荣梅夫妇已经90多岁,身体尚可以。我问她媳妇要了电话号码和地址,过一天就带着妈妈去见她,好了却妈妈渴望见王荣梅一面的心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