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始工作之前,我从未想过自己对工作后要上晚自习的看法和态度。在大学期间,我常常会主动去上晚自习,我会去看书或者完成自己的课业。
进入高中当老师之后,一开始我对晚自习无感。那时候只觉得累,总想做点别的事。慢慢地,我对晚自习产生了更深地疲累之情。没有生孩子之前,我的晚自习往往是备课,但是备课总达不到好的效率。糊里糊涂地过去将近三个小时。生孩子之后,我开始愈来愈强烈地对晚自习升起一股烦躁和抵触的情绪。做了妈妈后,总希望能好好陪着宝宝,一开始,小七月会哭得撕心裂肺,可是我只能尽力拖到最后一分钟,终究要转身离开,晚自习于我而言始终是一种负累。如今上到第五年班了,对于晚自习还是被动的接受。晚自习占用了两个晚上,陪孩子的时间少了,如果还要挤出时间出去的话,那一个星期的晚上已经所剩无几。在晚自习,我依然效率不高。为了让自己不那么讨厌晚自习,我会早早提前下班,陪伴孩子,或者实在累了就回家躺着休息一下也好。再来上班心态上会好一点。现在这个学期正好一个星期一,一个星期五,星期一改卷子,正好逼着自己不浪费晚上的时间,星期五备课或看书,第二天又是周末,心情也自然大好。在不能改变晚自习上与否的情况下,我最满意的晚自习大概就是这样的安排了。其实我本质上还是不愿意浪费晚自习的时间,不希望自己颓废而过。尽管如此,我还是深深地意识到,自己在晚上大脑尤其转得慢,晚上不适合我工作。所以,我现在尽量会找一些喜欢的轻松一点的事情在晚上做,而没有晚自习的时候基本都是早睡早起,早早就躺下休息,第二天早起工作或学习效率很好,这样的好习惯渐渐也养成了。为此除了总是会有不太喜欢的但必须做的事情,比如说晚自习,但生活还可以是我们以微笑的姿态面对困难并转化成正能量。
晚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