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极毫无征兆的去世,去世前没有立太子,便有了一段诸王争位的角逐。
皇太极没有立储君,八旗诸王都有资格竞争皇位。有许多旗王觉得胜算不大,便自觉的退出。最有实力的是多尔衮与豪哥。
多尔衮是皇太极的兄弟,排行14,因为有超高的军师才能,打了很多胜仗,被皇太极封为贝勒为白旗旗主。他还有两个同母的兄弟,阿济格和多铎,这两位兄弟也是能征惯战的将才。其中多铎还是正白旗的旗主。
豪哥,说起来就没有多尔衮那么幸运了。他的兄弟无论任何资质都有竞争皇位的可能。那时的满清已经被汉化,父死子继的观点使豪哥有了与多尔衮竞争的胜算。豪哥也是正蓝旗的旗主。
先了解下八旗的故事吧:
八旗最初源于满洲人的狩猎组织,是清代旗人的社会生活军事组织形式,也是清代的根本制度。为便于统一指挥大规模的围猎或作战,需将若干个牛录组成一个更大的单位,以旗帜为标志作导引而不使方位错乱。旗由此演变而来。
1.正黄旗:清代八旗之一。建于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以旗色纯黄而得名。正黄、镶黄和正白旗列为上三旗,上三旗。内无王,都归皇帝所亲统。兵是皇帝亲兵,侍卫皇室的成员也从上三旗中选。
2.镶黄旗,因旗色为黄色镶红边而得名,镶黄旗是上三旗之一,旗内无王,由皇帝所亲统,兵为皇帝亲兵,侍卫皇室的成员也从上三旗中选。
3.正白旗,以旗色纯白而得名。正白旗是八旗中的上三旗之一。顺治前,上三旗中并无正白旗而有正蓝旗,因在顺治初,多尔衮将自己所领正白旗纳入上三旗而将正蓝旗降入下五旗。多尔衮病逝后,顺治就将正白旗纳入上三旗,此后清代就成了定制。正白旗是皇帝亲统旗之一,旗内无王,兵为皇帝亲兵,并从中挑选侍卫皇室的成员。
4.镶白旗,旗色为白色镶红而得名,镶白旗属于下五旗之一,不是由皇帝所亲统,而由诸王、贝勒和贝子分统。
5.正红旗是下五旗,由诸王、贝勒和贝子分统。至清末,是八旗中人口最少的一个旗。
6.镶红旗,因旗色为红色镶白而得名,镶红旗是下五旗之一,由诸王、贝勒和贝子分统。
7.正蓝旗,因旗色纯蓝而得名。正蓝旗在顺治前与正黄旗和镶黄旗列为上三旗。顺治初,被多尔衮降入下五旗,不再由皇帝所亲统,而是由诸王、贝勒和贝子分统。
8.镶蓝旗,蓝色镶红而得名,镶蓝旗是下五旗,由诸王、贝勒和贝子分统。
两黄旗有皇太极统领,豪哥与两黄旗有些千丝万缕的联系。皇太极死后,两黄旗内也有不少人仰慕多尔衮,他们也希望多尔衮执掌朝政。
如果没有多尔衮的支持,豪哥很难继位。相反,多尔衮也因为豪哥是皇太极的嫡子而顾虑重重。
在皇太极去世的第五天,多尔衮与豪哥还是产生了正面的交锋。
白旗首领多铎支持多尔衮,而黄旗大臣索尼却支持豪哥,大家相持不下。最后豪哥以:德浅才薄,不能担此大任负气离开。
各执一词,难分胜负。最后,多尔衮以退为进,立年仅6岁的皇太极九子福临继位。自己与济尔哈朗辅政,对于这二人地位来说,名至实归。大家对这个利害相宜的结果也都拥护支持。
最终,清朝出现了:福临继位,两王辅政的大结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