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教育
毕业第6年收入翻10倍:成绩真的决定了我的未来吗?

毕业第6年收入翻10倍:成绩真的决定了我的未来吗?

作者: Elmooo | 来源:发表于2020-05-15 15:45 被阅读0次

  去年我妈跟我说了这么一事,让我印象深刻。

  事情大概是这样的,大约五年前的一天,我妈买完菜回家,路上正好碰见了我的小学老师。

  俩人寒暄了几句,展开了如下的对话。

  老师:“你家小孩现在做什么呢?”

  我妈毫不犹豫回答道:“噢,她在做服务员。”

  老师:“哦,服务员啊。那以后混起来很辛苦哦。”

  紧接着开始教导我妈:“你还是应该把她弄去考公务员,你看当时班上的某某的妈妈听了我的建议,让他家小孩去考公务员,今年考上了,现在工作多稳定!”语气中透露出来的是与其毫不相关的得意。

不过我妈并没接话,只是说了一句:“这是她自己的决定,我们尊重她。”

对话并没有持续很久,就各自客套地招呼着离开了。

我记得听我妈讲完这件事之后,我笑了笑,想起就在几天前,那位老师口中的那个让Ta自豪的学生和我约饭,抱怨了一晚上单位里枯燥的生活,羡慕我自由自在的样子。

有时候你眼里的好,在别人的认知里未必那么令人欢欣鼓舞。因为真正有权利评价的应该是那个正在经历的人啊。

至于为什么直到现在这件事我还能记得很清楚,我想了想,或许是因为我妈不卑不亢的回答中,并没有认为我选择服务行业是件丢脸的事而内心感到备受尊重。

反而这一路的职业生涯,我感谢她给予了我无形的支持和信任,让我没有后顾之忧地往前冲。


#关于选择

服务员,这个所谓社会的底层,实在算不得是一个让人脸上贴金的岗位。但现在回想起来,这段经历对我之后的职业生涯有着必不可少的意义。

2013年大学毕业后,我也曾和大多数人一样,去了体制内实习。虽然单位的姐姐们都对我非常的关照,我也和她们保持良好的互动,但,以我的个性实在很难适应这按部就班,朝九晚五的生活。

于是我选择自己找工作。

我相信很多小伙伴都梦想着开一家属于自己的咖啡馆,当时的我也一样。

为了这个 “梦想”,我不那么顺利地进入了一家全球的英国咖啡连锁品牌,从面试到入职的整个过程非常坎坷,有机会我会在以后的文章里跟大家单独分享。

  通过两年的努力,我从一名小小的咖啡师逐渐晋升成为独当一面的店经理,学习和吸收了来自大公司的系统营运基础。

2016年我跳槽到另一家外资品牌运营更大型的门店、参与更复杂的搭建,从管理几个人的小店到管理30人的大店。

  随后的几年一路晋升,慢慢从一线转战后台,开始进行区域管理、学习做培训和项目管理。

就这样一步步从职场小白蜕变成为了现在的职场精英,不断积累的人力资本使我的收入也在这几年翻了整整10倍。

跟我从学校一同出来的同学曾经对我感慨:“曾经你去那儿做服务员,我觉得挺没意思,但现在看着你在发展,我才发现我错了。”

每个人都有逆袭的机会,转折的关键是思维的升级跟知行合一,人不能高看自己,但也最好不要小瞧了自己

回顾过往的种种,并不能代表自己有多优秀,但想分享给大家的是,选择安定或拼搏、安逸或阵痛,总是介意他人看法还是不断充实自己的内心。

任何的结果都是过去亲自做的选择,好与不好,别抱怨。


#关于成绩

  有小伙伴问我,你是那个从小就一直都很“优秀”的人吗?

  我不清楚大家对优秀有着怎么样的定义和标准,但至少在我看来绝不是成绩决定的。

  事实上整个读书时期,我是个不折不扣的“话包子”和老师眼中混社会的好苗子。

我的学校生活基本可以概括成上课讲话、下课疯跑、不按时回家、和男生打架,毕业的时候班主任一度认为我会掀起女子监狱风云,班上的“女疯子”应该是我没错。

从上幼儿园开始到中学毕业,老师给我的评语里就不缺一条叫做:上课讲话,影响同学。

以至于成绩拔尖的同学家长都不愿意让我和他们家的小孩坐在一起。

总之被老师请家长,对我来说简直司空见惯。

在我的印象里父母好像一直不太关注分数本身,从小听得最多的一句话是:

学习成绩允许不好,但学习态度必须要端正。所以态度,成为了我人生的第一个关键词。

小时候我常常问我妈:“怎么我考差了你也不打我?”

我妈的回答是:“打你有什么用?要是打可以让你成绩变好的话我就天天打你!”

吃下了这颗定心丸,也养成了我不爱撒谎的习惯,因为没必要。

有多少家长抱怨孩子爱撒谎,此刻否应该反省一下当孩子第一次告诉你真相时,你又给了他怎样的反馈?

认识我的朋友应该知道,从小我的数学偏科就偏得厉害,属于其他科目得分再高,数学也能轻松拉垮几十分的那种数字废柴。

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就是很难跟上,别人一听就能明白的问题,我得拆很细还不一定能看明白。

  一开始以为自己脑子不好使,后来才发现这是真的。和闺蜜一起认真补课,下来同学家长轮番上阵,咬牙努力地学了一学期,最后闺蜜成绩提了至少20+分,我多了不到5分,还得是超常发挥。

  据说一开始我妈还因为我死活学不会急得在一旁掉眼泪,我爸在一旁拍我妈肩膀,抽着烟叹着气。不过后来他们很快就接受了这一点,并且不再执念于我的数学成绩了,因为他们发现我似乎有别的优势。

他们发现我爱学别人讲话、说方言、爱模仿老外讲英文。所以在那个英语还不那么普及的年代,带我学英语,让我在英语成绩表现突出,找补了数学带来的不自信。

他们还发现我虽然不爱看枯燥的课本,却愿意早起看他们推荐的各种读物,因为父母爱看书,于是他们也鼓励我看书。并且不限制我看书的类目,像《读者》、《故事会》、《哈利波特》、《沉默的羔羊》还有各类漫画等,各种层次的书只要我想看就都看。

反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和书里吸收的内容越来越多,自己会主动进行迭代。而读书习惯的养成让我在后来成长过程中遇到了困难,会第一时间想到从书里寻找答案而非人云亦云。

渐渐地我不再痛苦于差劲的数学成绩,因为我发现除了和数字沾边的其它科目甚至课外活动我都能进行的很好。比如参加英语话剧、画画、唱歌、弹琴、体育项目等我也都能取得不错的成绩,慢慢觉得自己也没那么差。

而过了十几年后进入工作中,随着主动或被动的进行学习,我也还是学会了那些数据分析和逻辑关系。

鸿沟的距离逐渐在缩短,自信在逐步地增强。学的慢不代表学不会,问题的关键还是态度,不必死盯着自己不擅长,勇敢的面对,和谐地相处就好了。

分享这段故事,是想告诉那些在某些事情学习速度比较慢而产生自我怀疑的小伙伴们,这个世界上,有些人在某一方面真的就是天生不擅长,不用感到抱歉。发现自己的优点,“扬长”比“避短”更有必要。一边打补丁,一边做新衣才是效率的提升。

我们现在看到的现象或结果,不应该是影响我们人生的绝对因素。能够适应变化的永远是那些追着变化跑的人们,在过程中能不断调整和思考才是自我提升的关键。


我是自在掌柜,
添加Elmo0105,让我们一起成长。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毕业第6年收入翻10倍:成绩真的决定了我的未来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uuco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