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看过一部科幻电影,讲的是某一天一场流行病毒在全球蔓延,当时的疫苗还未研制出来,每天都有数以万计的人死亡。影片中有个片段至今令我印象深刻,一个耄耋之年的老科学家,身体已经并入膏肓了,可是只有他对病毒有所了解。
在得知病毒爆发的那天起,他就不顾身体的虚弱,坚持在实验室做着实验,他的学生都劝他回去休息,这位老科学家说了这么一句话:
“每一天都有成百上千的家庭失去父母、伴侣和子女,我得和时间赛跑,赶在病毒前面把疫苗研制出来。”
与时间赛跑,不仅仅是一个垂垂老者的责任,恰恰相反,这本该是我们在青壮年时就需要做的事。
然而,实际情况是,周边的许多人,一方面嘴上说着时间的可贵,一方面随时随地地刷着手机、玩着游戏、喝着酒、唱着歌,他们与时间的比赛永远只停留在口头中。
更有甚者,我认识个朋友,他属于有多少花多少的人,当我问到他,你这样不存点钱应急吗?他的答复是:保险里常有一句话,叫“明天和意外谁知道哪个会先来呢?与其这样不如好好享受生活。”
时间远远地把他们落在了后面。
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是如此地对待生活,还是有许多人在努力地与时间赛跑。
我有个朋友,对待工作非常的努力,好几次晚上十一、二点找他的时候,他还在给客户介绍产品。虽说工作有双休,但我几乎没有见他周末休息过,要么在外面跑业务,要么是在公司处理事情。
他自己说过,他对金钱有一种强烈地渴望,但这种渴望并不像大家所理解的那样。的确,我只看见他挣钱,可没发现他去花钱,他对自己的吃穿用都不太讲究,按照他的说法,他挣这么多钱,是为了给自己和父母一个更安全的生活条件。
很多人可能不明白这样的人,这么抓紧时间,努力挣钱为了什么?不为了锦衣玉食,不为了豪宅香车,不是为了个人享乐,那挣钱的意义何在?
以前我也不太了解,可后来见了一些事情之后,开始能理解。
有一个富商,经商多年,算是比较有钱的那一类主。有一次他妈妈生病住了一次院,等出院后,他跟身边的朋友说:“以前我都对花钱没什么概念,平常不讲究吃穿,也不喜欢奢侈品,总觉得钱根本花不完。可我妈妈这一趟医院下来,我瞬间感觉钱太不经花了。”
的确,钱在医院里面,真的是不当钱了。不挣钱都看不起病了。
一直特立独行的猫曾在她的一篇文章中提到对子女教育的问题,她孩子的国际学校幼儿园的一名爸爸问过:“我的家庭年收入100W,两个孩子,准备让孩子上私立学校,请问我家这种情况,未来教育出路在哪里?”
她的一个朋友在一个著名的国际学校当老师,有一年她去参加学校孩子们的表演,看到孩子们一个个吹拉弹唱样样都好。她问朋友:“要想让孩子学成台上这些孩子这种水平,每年各种特长班要付出多少钱?”朋友说,基本跟学费一样吧。
这里提一句,她朋友学校学费幼儿园20W起,初高中大概在30W左右吧。这里一个孩子一年的教育支出是50W左右。
当然这里指的是高昂的国际私立学校,如果是公立学校,虽然没有那么高的学费,可是对于动辄数万一平的学区房,那也不是一般人能承受得起的。
即使是降个档次,各种培训班、辅导班、寒暑假班、学校的夏令营,也让一般的家庭渐渐地感到难以承受。
在高昂的教育费用面前,钱也不算钱了。不挣钱都付不起学费了。
日本NHK录制了一组节目,节目中采访了一些老人。
他们有的是丈夫病逝,独子过劳死,自己有病痛不敢看病,只求节省开销;
有的是本就养老金不多的父母,还要接济中年失业的子女,最后却两代人双双破产;
还有的是子女为给自己治病,最后自己死了,子女也破产了。
这个采访虽然是在日本,但中国也同样面临着人口老龄化的问题,等我们老的时候,
如果我们没有足够的积蓄,靠着养老金,真的能把自己过好吗?
我们到那时候,即使能保证不在意吃穿,不在意居住的条件,可是能保证不生病吗?
在慢慢变老的现实面前,不挣钱都承担不起自己老了之后的开销了。
赵本山有个小品里有句台词,实际上最痛苦的事是人死了,钱还在;最最痛苦的事是人活着,钱没了。
但在我看来,最痛苦的莫过于,最亲的人的病,明知道有救却筹不出去钱;孩子想学个钢琴,明知道孩子喜欢,却承担不了高昂的学费;自己老了,看着别人进了养老院,过着颐养天年的日子,自己一头的白发,满身的疾病,还得为生活而支撑着去工作。
前段时间,我的一个初中同学正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年龄,却因为一场重病让整个家庭负债累累。这也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挣钱,不仅仅是为了改善自己的生活条件。而是为了给自己一个安全感,创造一个,有钱看病,有钱上学,有钱养老的生活。
正是因为如此,才需要与时间赛跑,努力赚钱,当家人生病,孩子上学,自己老去的那一刻,有底气去应对。
![](https://img.haomeiwen.com/i7845860/d57303769c73d707.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