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简友广场读书
读哲学,雅斯贝尔斯,由刹那肯定永恒(42)

读哲学,雅斯贝尔斯,由刹那肯定永恒(42)

作者: 小河边的依依杨柳 | 来源:发表于2022-08-14 08:19 被阅读0次

    雅斯贝尔斯(1883~1969)德国人,生长于中产阶级的和乐家庭,在海德堡大学先学法律,后念医学,也旁听哲学课程。

    他说:“我对大学的哲学教授产生反感,因为他们不处理与生命真正相关的问题,他们给我的印象是自负而固执己见。”

    他获得医学博士,后来改教心理学,又于1921年升任哲学教授。

    他认为自己一生有三大考验:

    1.自幼即患先天性心脏病,一生都处在死亡的阴影,特别体会了界限处境。

    2.受哲学系同事的排挤。他说:“在我看来,学院派的哲学并不算是真正的哲学,尽管它自称是一门科学,它所讨论的东西根本与我们存在之基本问题无关。”

    3.在纳粹统治期间(1933~1945),他受到迫害,失去教职,并且因为妻子是犹太人而上了黑名的,最后侥幸逃过一劫。

    启发雅斯贝尔斯的有三个人:康德、克尔凯郭尔、尼采。

    他说:受康德的指导,使我与超越界可以保持关系。他关注的五个问题是:科学(助我认识世界)、沟通(使我与人相处)、真理、人以及超越界。

    雅斯贝尔斯宣称自己的思想是“存在哲学”,就是受到克尔凯郭尔与尼采的启发,这二人的共同特点是:

    1.面对人类精神上的危机,思考人类命运的问题。

    2.从存在之深处去质询理性,认为人无法靠自己的力量找到任何真实的根基。

    3.从个人的存在出发去做超越的尝试与无止境的追求。

    雅斯贝尔斯的代表作有《当代的精神处境》、《存在哲学》、《大哲学家》等。

    在他看来,哲学有三重任务: 世界定向、存在照明、对超越界的追求。

    一、首先,以世界定向来说,世界是已经在那儿的经验事物,人则是生于世界之中,却要试图了解世界的意义。

    人的理性要求突破内存性,要质疑这个充满变化的世界,为何是有而不是无,探讨真正的存有本身。

    他认为科学所知的世界不是世界的全部,而人的自我是整体的与独特的,是人在界限处境面对抉择时才会实现的。

    二、其次,以存在照明来说,存在是自我在世界中的实现,同时又超越这个世界,真实的存在仅限于人能够完全超越自我之少数片刻。

    三、最后,是对超越界的追求。雅斯贝尔斯称之为统摄者。由于世界与自我皆为相对而有限之物,必须对照于一个无法界定的统摄者,才可被理解。

    统摄者是一切新视野、新领域得以产生的根源,是那无法藉对象知识来认识的终极实在界,也就是存有本身,他研究老子,他说:“老子的道就是统摄者。”

    雅斯贝尔斯认为,哲学的意义在于: 敢于深入探究人类自身无法抵达的根基。此一探究过程即是超越。

    他说: “人体认识到自己虽是有限的,但他的可能性却似乎伸展到无限,这一点使他自己成为一切奥秘中最伟大的。”

    “界限处境”是关键时刻。人在生理上(老、病、死),心理上(生离死别),伦理上(罪恶),灵性上(人生意义问题)都可能面临考验,此时要如何抉择?

    自己在选择“存在”(做真实的自己)时,不可忘记其他可能存在的人,此时涉及到沟通,进入“爱的挣扎”,要关心别人的自我实现,如同关心自己的一样。

    另外,他还提出“密码”概念,认为万物皆以某种象征方式指向自身以外的根源,即存有本身或超越界。

    比如:自然界、历史、意识自身、艺术、个人与人际交往等,皆是可能的密码,人藉由认识它们而改变生活。

    在具体的人生处境中,要设法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并且知道自己所要的是什么。

    雅斯贝尔斯自幼体弱,使他必须严谨而有规律地生活,他也因而觉得孤独,不愿与人相处。

    他很少出席社交场合,在瑞士的巴塞尔期间20年,只看过他的学生演出的一场电影和一出话剧,但是他的教育热情非比寻常,走到哪里就教到哪里,人们尊称他为“日耳曼导师”。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哲学,雅斯贝尔斯,由刹那肯定永恒(4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uvqg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