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娃娃,都是独立的个体。只有设身处地,大人们才能想起自己曾经的童年需要什么,然后才知道应该做点什么。
1
在一间简陋的店铺门前,有一个四五岁的小男孩正两脚屈膝蹲着,胖乎乎的脚有一点儿脏,身子背对正坐着的奶奶,小手忙碌地挥动着。他在干什么呢?
轻轻地走过他的身边,只见他的右手牢牢地握着一支红色的水笔,正往地上的一个紫色的气球的面上图画着,为了防止那憋了气的气球蹦开,左手还放在球的一侧挡着,就这样,小男孩在气球上慢慢地画上了属于自己的一笔又一笔。他的眼睛始终没有离开过自己那球和球上面的红色笔画,脚也忘了挪动一会儿,即使是有人在他的身旁路过。
在这个时候,一只气球和一支水笔,就是一个孩子的一个世界。孩子只需要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然后独自创作就够了。也许自以为是的创作并不被人认可,可是许多后来被人称赞的作品都是由这些一笔一画不起眼的涂鸦慢慢得来的。
2
这是生活在我身边的一个孩子。
男孩子那年三岁,眼睛长得水灵灵的,脸圆圆粉扑扑的。这么可爱的小孩儿,家人自然是对他宠爱有加了,捧在手心怕痛了,含在嘴里怕化了。久而久之,小男孩养成了一不顺心就放声大哭的习惯,孩子一哭,大人们赶紧放下手里的活儿,手忙脚乱地哄这个小宝贝,直至他破涕为笑。
大人们认为孩子天真无邪,所以总怕自己的孩子受到外在的伤害。但是如果过于紧张孩子的情绪反映,孩子就知道了感情是可以通过哭泣吵闹等途径来索取的,那孩子的未来又由谁来负责到底?
3
这是一个听来的故事。
那孩子也是三四岁的光景,在家里排行最小。暑假的时候,由姨妈带着,放学回家不肯做家庭作业。姨妈知道他喜欢吃包子,就自己动手做了几个,包子做好后,让那孩子做作业,否则不能吃包子,孩子也倔,就是不肯按姨妈说的去做,最后只有眼白白地看着心爱的包子进了哥哥姐姐的肚子。那倔强的孩子又不敢哭。从此以后,他回到家里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当天的作业做好。
有的时候对孩子“狠心”一些,给他创造条件,放手让他自己做出选择,也不失为一个很好的教育方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