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人都极少具有想象力, 在想象的世界里无法忍受的种种环境, 他们实际上并不以为苦。
当我们看到, 就在现在, 就在我们习惯上称为文明社会的那些国家里, 人与人之间是如何残忍地相互对待时, 再要说它们已经比以前要好了就未免有些轻率了。
“恶”的存在是无法解释的。它只能被看作宇宙秩序的一个必要的组成部分。
生命力是旺盛的。跟它相伴而生的喜悦抵消了人们遭遇的所有痛苦和磨难。它使得生活值得过下去, 因为它直接在内部起作用, 并用它明亮的火焰照亮每个人所处的环境, 使得无论多么无法忍受的环境都变得似乎可以忍受了。
很多的悲观主义都是由于你将设想自己身处别人位置时的感受硬归在别人身上而产生的。正是这一点(姑且不论其他)使小说显得异常虚假。小说家由自己私人的世界里营造出一个公共的世界, 并赋予他想象出来的人物以他本人所特有的敏感性以及思考和情感的能力。
大多数人都极少具有想象力, 在想象的世界里无法忍受的种种环境, 他们实际上并不以为苦。比如说, 穷人生活中缺少隐私这一点在我们这些重视隐私的人看来似乎是非常可怕的, 可是对于这些穷人来说却似乎并非如此。他们讨厌单人独处, 群居生活反而会给他们一种安全感。凡是跟他们一起生活过的人都会注意到, 他们其实根本就不嫉妒富人。事实上, 他们并不需要很多在我们看来必不可少的东西。
这对富人来说实属幸运。因为凡是看不到大城市里无产阶级的生活尽是悲惨和混乱的那些人, 都瞎了眼。你很难让自己接受这样的现实: 人竟会没有工作可做, 工作竟会如此枯燥乏味, 他们--以及他们的妻子和孩子--竟会生活在饥饿的边缘, 到最后除了穷困潦倒竟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期盼。
如果唯有革命才能纠正这一切的话, 那就让革命到来, 而且快点到来吧。当我们看到, 就在现在, 就在我们习惯上称为文明社会的那些国家里, 人与人之间是如何残忍地相互对待时, 再要说它们已经比以前要好了就未免有些轻率了; 尽管如此, 如果认为相比于历史上所看到的过去而言, 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总体说来已经有所改善, 大多数人的命运虽然还是很糟糕, 却毕竟不像过去那么可怕了, 这种想法却也并不能说就是昏聩。
人们也许有理由希望, 随着知识的增长, 随着对于众多残忍的迷信和陈腐传统的扬弃, 随着一种更加真实的慈悲仁爱之感的形成, 很多人类深受其苦的罪恶必将会被铲除。
可是很多罪恶也必定仍将继续存在。我们是大自然的玩物。地震会继续横行肆虐, 旱灾会继续造成绝产,无法预知的洪水会继续摧毁人类的各种精心构建。呜呼, 人类的愚蠢也将继续以战争的方式毁灭各个民族。
无法适应生活的人将继续降生出来, 而生活将成为他们的负担。只要有的人强有的人弱,那弱的就总是会被逼到绝境。只要人类还有可诅咒的占有欲,我推测, 只要人类还存在, 这就免不了--他们就会从那些无力保有自己财产的人手里夺取他们能够获得的任何东西。
只要他们还有固执己见的本能, 他们就会继续不惜以他人的幸福为代价而加以行使。简言之, 只要人还是人, 他就必须准备好去面对他能够承受的一切苦难。
“恶”的存在是无法解释的。它只能被看作宇宙秩序的一个必要的组成部分。对它视而不见是幼稚的; 对它痛心疾首是无益的。
斯宾诺莎称怜悯是妇人之仁,这种表述出自那个温柔而又朴素的哲人之口, 听上去的确有些刺耳。我想他是认为,对你无法改变的事情反应强烈不过是白白浪费感情罢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