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了一整个夏季,从春天的尾巴学到秋天的脑袋尖,总算把一套完整的拳架学完,心里痒痒地想学推手,师父不许,要先纠拳,拳练好了才能学推手,一步一步慢慢来,好吧,向《疯狂动物城》里那只树懒学习!
从预备势开始纠起,一直到现在纠到第26式“白鹤亮翅”,没一个架式是对的。学拳的时候,每一个动作,我们都是手在动,而实际上,是胯在动,手基本没动。其实,师父在一开始就告诉我们要用胯,但是一直体会不出,只好花拳绣腿做做样子,先把大致动作记住,师父也没有过多的要求我们。
但是从纠拳开始,每一招每一式师父都严加要求,从头到脚的整体劲,手与脚的同步性,但是怎么用胯来带动身体,无论看师父师兄做多少遍,始终不得要领。师父站在我的对面,让我用手搭在他的手上,他来做这个动作,瞬间就明白他力道的方向,师父的点拨,就那一下,却胜过无数言语的描述,动作的重复。
包括我在站弓步桩的时候,站了几分钟就累得不行,特别是推出去的那只手和掌,高师兄看到之后过来搭手,我感觉我是在推一颗树桩。他教我手和肩膀不要用劲,要从脚底把劲发出来。好高级,原来力还可以这样传导,我一边接掌一边啄磨着怎么样才能把劲从脚底发到手掌,而又做到手上既不用劲,又不懈气,那似乎,唯有把连接手和脚的这一截身体当作一个通道,也不知道这样理解对不对。不过当我试图这样去做之后,高师兄说,“对了!”
师父给师兄师姐们指点完推手过来,“嗯,这个桩站得很好,不累吧,累了就歇会。”还真是不累了,看来,师父的徒弟也可以教徒弟啦!过了会师姐过来摸我的命门,她说你比我站得好呢,我说,刚刚得到高师兄指点。她赶紧叫高师兄,高师兄摆摆手,我明白这摆手不是拒绝,而是谦虚。因为有这样一个不好为人师,不显山露水的师父,才能教导出这样的徒弟。
经常会有一些学过其他门派功夫的人过来挑战师父,师父从来不会为了显示自己功夫有多厉害跟他们比试。有一回下雨,一个壮汉到我们练拳的地方躲雨,看到师父,就要过来较量,他说我学过多年散打,我不怕你,他就这样直接说我不怕你,如此刚强,这在太极面前是绝对要吃亏的。尽管他一再挑衅、蔑视师父,师父也只是微微一笑,我不跟你打。话说这位老人家都七十几岁了,师父一出手那非摔成骨折不可,因为他只有力,没有气,太过刚强,必输无疑。
还有一次,一个年轻力壮的中年男人来找师父,我在练拳也没注意是怎么回事交上了手,后来只觉得地在震动,搞半天是这个中年男人跟师父推手,推着推着趁师父不备打算来个突然袭击把师父打倒,没想到师父的身体反应之快,立马把他打过来的力化解掉,他失去重心差点跌倒,师父把他护住才没受伤。你以小人之心来算计我,我有能力打败你却保护你免受伤害,这算不算大师风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