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4242901/300d33247624a081.jpg)
梧桐树下读书会,这是由我们学校6位年轻老师自发组织的一个学习小团队,以大家定期共读一本书,一起讨论、碰撞的方式报团学习和成长。今天下午是我们读书会的第一次读书讨论活动,以下是我的几点思考和总结:
第一是对读书会活动本身的思考。读书会要更好地进行下去,我们应该做哪些改进和完善?
1、读书会活动的程序,目前暂定为提前阅读约定章节,现场轮流阐述自己的阅读收获或者是疑惑,大家讨论和碰撞,活动后整理自己阅读和讨论的感想与收获。这个程序有没有需要完善的地方?比如加入实操,针对书中相应理论结合生活实例,情景再现等。
2.提前的阅读,要如何来读?读到哪个程度?
梁凉贡献了一个很好的方式,就是做书中相应章节的课后题。做题可以帮助我们梳理和回顾,值得我们借鉴。我思考的是除此之外还有没有其它的方式呢?我目前想到的就是把费曼学习法用进来,想象成我们将面对一群学生,我们要将自己学习的内容整合、梳理并消化了讲出来。消化不了的就在活动现场抛出来,大家一起来啃。具体到我的身上,我想像备课那样,把握整体内容,梳理并写出知识梗概,再抓一个重点。读的程度,我希望自己对阅读章节的知识要点烂熟于心。
3.现场阐述自己的阅读收获。因为读书会每个成员都要现场阐述阅读收获,这就必须有时间限制,不然活动进程会受阻,这是其一;其二,每个人的阐述都是为了促进自己和大家的学习,那么你阐述的内容就必须经过斟酌,是你阅读消化后的干货,也就是说,你要以老师给学生上课的心态来整理你的阐述内容,这样你的阅读收获会很大,同时也提升与会者单位时间内聆听的价值。至少不会让与会者感觉坐到这里听你说有点浪费时间。如果能够做到这点,我们的阅读效率会得到惊人的提高,因为每个人阅读的兴趣点会有差异,也会存在阅读盲区,那么聆听别人的阐述,可以打开自己的阅读视野,阔开自己阅读思维局限。当然,要做到这点也真心不容易,实实在在地提高了阅读的门槛。
4.后期的讨论碰撞。这个环节应该是对之前的阐述部分进行一个巩固和升华。我们可以头脑风暴的方式在之前的阐述基础上提出几个需要进一步讨论和碰撞的点。我们接下来的讨论尽量围绕着这几个点展开,这样我们会有更实质性的收获和提升。这个环节我们要警惕的是讨论跑题,由一个故事谈到另一个故事,由一个兴奋点联想到另一个兴奋点,离开了讨论的定向主题,面大了,收获往往浅了。
5.作业反馈。这是对我们这一部分章节内容的阅读总结,是你消化和内化的过程,文字可以将你的收获固化下来。所以,文字反馈尽量把你的思考和收获到的写具体。大家可以试着从我学到了什么,我反省到了什么,以及我该怎么做几个方面进行思考和总结。
交作业的时间宜早不宜迟,趁热打铁,让你的收获和想法以文字得方式尽早落地。因为根据遗忘曲线,越往后拖,你的兴奋期一过,用进废退,你会漏掉很多。
![](https://img.haomeiwen.com/i14242901/41bcb627d6295bde.jpg)
第二,今天的收获。
1、梁凉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热情给了我很大的感染,我意识到要学就认真学。
2.关于“”知耻而后勇”的讨论,关于让孩子参与家务的讨论,关于“争争穿鞋”的讨论,深化了我对“羞辱”的管教方式、“价值感”、“处理问题前先链接”以及判断“孩子错误行为目的”这几个正面管教知识点的巩固和深化理解。
青青今天中午和我闹情绪了,但是我却忘掉了去寻找孩子错误行为背后的真正目的,而是针对她的错误行为本身进行本能地处理。下午的讨论,让我突然意识到自己的问题。
第三,反省。
虽然布置了阅读任务,但我内心的重视程度其实非常不够。我自己都没有把书读完,发言也是临场逮哪说哪,处于观望和应付状态。
没带笔记本,以致凭借记忆漏掉了现场的一些兴奋点。 迟到,忘了活动开始时间。这些都是我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的。
第四,该怎么做。
按上面说的方式认真阅读相应章节,做好阅读笔记。将正面关教的方法进一步落地到我的生活和教学中,一个一个慢慢消化、吸收。
认真写总结,这样可以帮助我更好地吸收和内化。
以上就是我今天的思考和总结,欢迎砸鸡蛋。
![](https://img.haomeiwen.com/i14242901/b1c7cf8d602d719a.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