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一则令人发指的残杀同窗案件在全网燃爆。不少网友们有许多疑虑、愤懑和不解。当然我们还是要相信,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一定会高度重视认真处理,定会让真相大白于天下,还死者及其家属一个公道。
同样作为家长,每每听到这类恐怖案件后,心情都会难以平复,想必有些家长在痛心之余,还会有所担忧吧。反正我是不止一次听到有人这样念叨:“现在的小孩怎么了这是?现在的学校怎么了这是?现在的家长又怎么了这是?我们以前可不会这样离谱的啊?”诚然,得理解这类话很符合当下一些焦虑惯了的家长的心境。但我们看待一个现象应该在冷静客观中加以辨析才是,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不可能一蹴而就的,万事终有个过程,随着我国法治法规的不断健全,教育投入的不断加大,社会关注的不断强化,不少社会弊病和不良现象都在呈现减少减弱的态势,这是不争事实。
我查询了过去十年中国未成年人犯罪状况的一些数据,发现近些年来未成年人犯罪数量有小幅反弹,并呈现低龄化趋势,但诸如学校霸凌之类的犯罪数量每年都在下降。从中不难发现,每件事情的发生、每个现象的产生都必然处在相关联的背景之下,而未成年人的许多行为直接或间接受到成年人的影响。孩子的行为偏差直接映射出家庭、社会、学校的教育偏差。作为成年人,作为孩子的父母,有时候真得深刻反省自己:你真的合格吗?尤其是那些作恶不断、实施霸凌的小恶魔们的父母,自己一定是有问题的。
去年高考期间,我跟一位同事闲聊,同事称他家里那个即将考大学的女儿跟他关系很冷淡,孩子跟他说过最多的话是:“爸,生活费!”同事倒也很会自我宽慰,他称自己一天到晚忙着工作,自己需要养家糊口,哪有时间和精力跟孩子接触、沟通呢?当时我安慰了他几句,但内心里对他的“借口”却不敢苟同。其实,每一位家长、每一对父母,包括那些“不得不背井离乡”而将孩子留守农村的父母们,扪心自问一句,真是那样的吗?你真的就只能这样无计可施、不能改变了吗?
每一个家庭的境况不一样、每一对父母的文化程度和个人能力不一样,每一个孩子的先天性格也不一样,所以培养孩子的难点和方向都得不一样,这得实事求是,同样的一种教育方法当然不能放之四海而皆准了。据我的亲身体验和观察,我发现孩子们并不像我们成年人那么复杂,孩子的欲望也没有成年人那么膨胀而不可收拾。换句话说:父母家人的爱外加普普通通平平常常的一日三餐便足以养育出一个相对健康的孩子来。说到底,孩子的心理和精神培育远远比物质重要多了。
在此列举几个孩子当中常见的心理偏差,权当抛砖引玉吧,期盼家长们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
一、依赖心理:不少孩子从小就受到父母的百般呵护、溺爱,因此缺少了独立思考的意识,环境适应能力和突发事件应变能力都很差,什么事情都要依赖家长。这样孩子的家长要警惕——溺爱如杀子啊!
二、逆反心理:一些孩子受到外界的刺激,便会产生与常态相悖的心理反应,在跟别人交往时采取一种不合作的抵抗态度,他们会对老师、家长的教育感到厌烦甚至顶撞。其实这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正常心理,可控范围内的逆反心理还是孩子趋于成熟的表现呢,作为家长,要保持头脑的清醒和冷静,如果把握得好,好好利用孩子的这一心理,甚至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自卑心理:人人都有自卑心,尤其是未成年的孩子们,他们没有完善的知识体系和成熟的价值观来正确对待自己的自卑心理,没法很好地自我调节。尤其是当孩子远离父母家人的庇护时,他们发现自己的素质、智力、能力无法处理眼前的难题时,便会产生悲观、失落等情绪,如果不加以疏导,便会逐步转化成习惯性自卑。习惯性自卑的心理一旦形成并得到发展,就难以祛除了。有这样心理偏差的家长需要留心观察,帮助孩子及时调节才是。
四、嫉妒心理:孩子常会有嫉妒心,其实这是他们恐惧和担心别人优于自己的一种心理状态,越是从小被父母宠溺的孩子越会产生嫉妒心理。这种心态往往在成绩较好、自尊心较强的孩子中更为明显,要注意,嫉妒心可不是自我促进的健康心态,它很多时候是有害的。
当然了,孩子的心理偏差还有许多,比如恐惧心理、易怒心理、抑郁心理、自负心理、不洁性暗示等等。不同的心理偏差要有相应的调整技巧,但无论哪一种技巧,都少不了一个“爱”字。俗话说:生儿容易养儿难,这个“养”不仅仅是养孩子的身体,更在于养孩子心理。孩子的心理要健康,爱是最不可缺少的因素。
文/若安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