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为别人尊重我,是因为我很优秀。慢慢的我明白了,别人尊重我,是因为别人很优秀。优秀的人更懂得尊重别人。对人恭敬其实是在庄严你自己。
——作者不明
这段话里藏着几个维度
第一个是我。我眼中的自己。我感受到的别人对我的尊重,是源自于我自己的优秀。他们尊重的是我的优秀(优点亮点闪光点),而非我这个人本身(包括优缺点等等全部)。逻辑是,如果我不优秀了,别人就会对不尊重我。我优秀和受尊重之间有因果关系,所以要追逐优秀、展示优秀,我认为别人的尊重(评价)很重要。
第二个是别人。别人眼中的自己---“我”。我尊重你,因为我尊重我自己,我如何对待自己就该如何对待你,我认为这是谦逊,是优秀品质内涵的一部分。逻辑是,如果我不尊重你,那就是不尊重我自己。我尊重你,跟你优不优秀无关,更没有因果关系。所以,我尊重的是你这个人的整体,包括外在的和内在的等等。因为,我觉得自尊自爱(自我评价)更重要。
第三个是旁观者。我和别人以外的第三方---“我”。我看到6个角色:真实的你,你眼中的自己,别人眼中的你;真实的别人,别人眼中的自己,你眼中的别人。这6个角色的感受都会有所偏差,不完全等同。逻辑是,个人的主观评价只是1/6,所以,不能简单地以己度人。个人对于尊重和优秀的认知不等于真实,也不等于全部。真正能做到换位思考不容易。比如,有时会把,你眼中的自己,真实的你,别人眼中的你,给划上等于号。也会把,你眼中的别人,真实的别人,别人眼中的自己,给等同了。所以,我觉得看到那个真实的我才最重要(尊重真实的我,基于真实的自我评价,更利于扬长避短、得以精进。人人自尊,相互尊重)。
真实的我(潜意识),我眼中的自己(表意识),别人眼中的我(外在行为表现等),有个由内而外、层层递进的关系。
第四个是镜子。我 | 别人,就像是在照镜子,可以一点点照出那个真实的自己。外在的行为、状态、表现的差异,可以折射出彼此背后的认知边界与内在价值观的差异。同样是尊重你的一个行为,个人观念却不同。积极的正面的考虑,就会接收到正能量的讯号:对人恭敬其实是在庄严我自己。虽然我现在还不够优秀,但是,不论面对什么样的人,或者别人如何对我,我都应该给予对方起码的尊重。消极的负面的考虑,就会接收到负能量的讯号:我不够优秀,我不够好,我要把自己的缺点都包裹起来,我不值得被尊重。他不尊重我,就是因为我不够好,要是我足够厉害足够优秀就好了。所以,好句子、好文章的价值在于,可以协助我们拓宽认知边界和改良内在价值观。前提是,你已打开了自己的心门,学习成为“时间的朋友”,而不只是让他们擦肩而过、不留痕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