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今日阅读:何捷:《一篇一篇解读统编》一、二年级卷(小要学语文统编

今日阅读:何捷:《一篇一篇解读统编》一、二年级卷(小要学语文统编

作者: 仙人掌四小王文亚 | 来源:发表于2021-08-20 18:12 被阅读0次

    写作教学中,学生怎么“模”怎么“仿”?093——106页

    摘要:理念上重视模仿,教学设计中触及模仿,在写作指导中纳入模仿,在模仿中鼓励创新。模仿,就是为了超越自我做准备。


    摘录:儿童写作教学中,为促进儿童顺利写,教师常提倡“模仿”。“模仿写”正是儿童写作教学中的经典话题。

    模仿写,到底“仿什么”?可供小孩模仿写的“例文”从哪里来?大致有以下五个设想。

    第一,名家经典。

    直接选用名家经典为例文,借用经典中无可替代的“恒久典范”为小孩写作示范引领。

    第二,课文范例。

    为了更加凸显二者差别,紧接着阐述课文类型例文。经过编者、校着、教者、学习者的不断磨合、改良,课本作为例文具有无可替代的规范性,是规范化表达的最佳范例。在此类例文中,最值得小孩借鉴的就是规范的选词、造句、结构,同时赏析课例中明显的写作方法,形成规范化语言图式,养成规范化表达习惯,习得简单、常见、通用、规范的写作技法。

    第三,教师下水。

    当代教育家顾之川先生说:“下水文能给广大语文教师以深刻的启迪,因为一个语文教师有写作体验和没有写作体验,对学生的写作指导效果大不相同。没有写作体验,教师的指导往往隔靴搔痒,有了写作体验,教师的指导就能对症下药。

    第四,同伴佳作。

    可以直接以同伴佳作为例文,借助“伙伴语言”,降低写作难度,提升写作趣味,实现协同发展。“伙伴语言”就是来源于学习同伴的语言。以同伴佳作为例,出于同一阅读与表达水平,例文很快赢得同伴的信赖,这是以“低姿态介入”的教学策略运用。教学中,教师在借用例文点拨写法,咬文嚼字,赏析对话;归纳提取,发现写作方法;赏析总结,带动迁移,让同伴在欣赏同伴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发展进步,优质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第五,反向例文。

    故意选用漏洞百出的语篇为例文,提供批判、反思、对比、修正。这是“反向介入”教学策略的具体运用。

    再来谈“怎么仿”。有了例文后,如何用,如何指导?这是一线教师关注的焦点。

    其一,指导的时机是“皆可”。

    教学中的不同阶段都可以进行。如,作前介入。作前教学注重明确写作意图,激活写作运思,帮助完成选材、审题、立意、构思等写作必备环节。例文先行能让小孩对即将写的语篇有直观的形象感受,能印证教学中教师传授的写作知识、写作技法、写作要领等,辅助完成做作前的准备工作。作前介入,让例文成为教学组成部分,小孩通过对例文的解读,产生具体切实的体验,在写作实践中模仿运用,降低了写作难度,减少偏差发生,启迪了写作思路。

    又如,作中介入。写作实践过程中介入例文,是极其重要的,一般情况下,教学中教师特别关注作前指导,而当写作活动开始后,往往以“等待”作为唯一的教学应对。然而,作者在写的实践中,才真正遭遇困难,更需要教师提供辅助。此时例文介入,能起到雪中送炭的效果,更有针对性、及时性,也是对小孩最有力的心理激励。

    当然还有作后介入。写作先行,例文于写后介入。写作后教学并非同步结束,过程中的各种学情正是教学最新的切入口。

    其二,指导的策略是“多样”。

    例文的介入,不能简单化、片面化。仅“提供语篇”的呈现形式很容易让小孩失去关注兴趣。多样态呈现,在变化中引发更多关注,打开更多介入的切口。其一,以声音呈现。可以尝试调动听觉呈现例文,让其通过倾听发现例文中蕴含的写作要义,可以听教师朗读经典片段,也可以听儿童朗读自己的作品。其二,以多媒体音画加工后整体打包呈现。多媒体手段介入,让例文呈现更具时代气息,能在同一时间内调动多种感官参与体验。其三,以传统的阅读呈现。例文可以用课件展示,也可以打印人手一份发放,让儿童有更多时间更稳定的心态去阅读,去揣摩。其四,营造神秘氛围后呈现。例文的出现显得意外,也能引发儿童更高度的关注。例如将例文放在“漂流瓶”中,或者设计成“神秘来信”,又或者将例文作为礼物赠送等。

    其三,指导的方法首先是“拆分”。

    第一要学会“拆”,首先,“拆”出全篇中有用的“段”。教学中提供给小孩的例文必须经过教师的检验和筛选。有时候提供全篇确实能保证阅读的完整性,但更多时候局限于教学时间和教学需要,教师要为其作出选择,把最有用的部分单独罗列。作为例文之前还可以再次修整,如同剪枝一般,因为这才是例文真正成为有意义的教学“用件”。其次,“拆”出段中有用的“法”。作为教学示范的片段,到底用了什么方法写成!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具体指引给小孩看。当然,如果段落中的方法很明显,小孩能够自主、自由、自然地发现,我们也允许留足探索的时间。最后,“拆”出法中有用的“点”。作者在运用方法表达的时候,那些语言文字运用的关键处,就是我们要拆分出来的“点”。其实,写好这关键点,就是表达意思的基础,就是为表达做了最好的服务了。写作指导,就是要揭开这些关键的语言表达点,让例文的示范作用更为精准。第二是要学会“分析”,有了例文而不分析,小孩“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分析法主张细读例文,同时进行归纳整理、调整组合、归类编码,以使得例文中的写作信息能纳入自我知识体系,组成前后关联的知识链条,有助于发现写作规律,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张志公先生所说:“模仿,是学习的必由之路。不仅初学的孩子爱模仿,中学生,大学生,以至早已离开学校的成年人,都在有意无意之间模仿自己认为好的事物,创造也是一个必然的活动。创造是目的,模仿正是为了创造。

    感受最深的话:谈模仿的结束语就是——迈向创新。/模仿,就是为了超越自我做准备。

    心得:任何知识的传授,都要以方法为目的,学会为目标,灵活运用乃至自我创造为结局,才是师者“教”的功夫。/我现在每天坚持读书的过程,也是在模仿。附打油诗一首:

    模仿有法,贵在得法。

    坚持模仿,找出方法。

    终有一天,自己创造。

    活学活用,超越自我。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今日阅读:何捷:《一篇一篇解读统编》一、二年级卷(小要学语文统编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vnti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