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环节,年会学习感言。
学员张俊红老师,发言内容:
我选择思深行远板块。在这个板块中,四位专家的讲座异彩纷呈,发人深思。张爱敏老师的报告《教育是一场美丽的修行》,不由得引发了我对自己20多年教育之路的回顾和思考——同样是乡村教师,我又该怎样过一种完整而幸福的教育生活呢?徐文祥老师的讲座《触摸经典:做精神王国的独立思想者》,让我充分感受到经典书籍对一个人精神王国的滋润和丰盈;康磊老师的报告《师生有效沟通的技巧》让我学到了班主任在班级管理的妙招;孙永芳老师的报告《建构精品课堂,助力专业成长》让我学到了构建精品课堂的方法!总之,每一场讲座都干货满满,让我收获颇多。谢谢各位专家!
第二环节,学员研修心得汇报/团队研修故事
讲述学员张俊红,发言内容:
我发言的题目是《在文本解读学习中前行》。
一、用理论武装头脑,充实自己。1.研读理论书籍。 我认真阅读文本解读书籍十几本,以理论充实头脑,夯实成长的基础。2.观看视频资料。我观看王崧舟、郭初阳等教师的教学视频,学习并提升对文本解读的认识。
二、实操实践,灵活运用。1.积极参加研讨。我参加社内小学语文课例研讨十多次,努力向优秀者靠拢。2.认真完成作业。我认真对待导师布置的作业,想方设法提升作业水平。3.努力进行实践。立足课堂,我将所学运用于儿童诵读、图画书、整本书等方面,提升个人的能力。通过研修,我的文章在《教育时报》上发表,征文还荣获省赛一等奖。
第三环节,团队攻防贾振才老师团队提问:
在部编教材全面实施的情况下,我们要做到单元整合。我最担心的是孩子们单篇经典没有留下,单元整合大而空。请问你们团队怎么平衡单篇经典学习和单元整合学习的?
张俊红老师答:统编教材特点之一就是很好地做到了单元整合。在教学过程中,我是这样做的——针对重点课文一篇或两篇主要带领学生学习语文要素,训练学生的语文能力;自读课文则放手让学生运用已掌握的策略和方法进行自主学习,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素养。
于德明老师补充:统编教材采用双线组元的方式编排,也就是把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合二为一,这既为单篇教学明确了方向,又为整合教学提供了便利。阅读教学最根本的目标其实就是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
为此,我们这样做:
第一步精读学习要素。精读课文,也就是每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古诗除外),它担负着落实单元要素的主要任务。因此,我们结合实际情况,以单元要素为抓手,对精读课文进行精细化的教学,提升学生对语文要素的认知,初步掌握单元学习的基本能力。
第二步整合训练要素。在精读课文学习之后,对其余的几篇课文进行整合,围绕训练单元要素这一中心目标,进行线条化的处理,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学到的阅读策略和阅读方法,巩固练习,强化语文能力。
第三步课外拓展要素。语文学习需要“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因此必须要把课外和课内结合起来。在单元教学之后,我们会将本单元学到的语文要素在学生的课外阅读中进行运用和拓展,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就这样,一步一个台阶,步步为营,层层递进,努力平衡单篇经典学习和单元整合学习之间的矛盾。
第四环节,导师论道于德明团队挑选话题是“对于本届年会的主题‘重塑自己的专业生命’,您是如何理解的,请谈一谈您将如何重塑自己的专业生命、如何引领学员重塑专业生命?”
回答内容:关于这个问题,我想引用一下《西游记》中的东西来谈一下我们团队的理解。
首先,以问题自我警醒。
作为《西游记》中的一个主角,唐僧不管到哪个地方,张口就是:“贫僧唐三藏自东土大唐而来,要往西天拜佛求经而去。”诸位,不知道您发现没有,唐僧的这一句话妥妥地和三千多年前古希腊德尔斐神庙的石刻铭文一一呼应。石刻铭文上刻的是人生的哲学三问,即“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唐僧的自我介绍其实就是对着三个问题的回答。为什么他要这样呢?
其目的就在于不断地提醒、警醒自己,始终让人生的终极三分敲打心灵,如海鸥乔纳森一样不断地打破自我,重新定义人生,从而让专业生命焕发新的光彩。
其次将研究进行到底。
在取经团队中,猪八戒经常要求散伙,孙空也三番五次地逃离,唯有唐僧始终是“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罢休”,坚定地向西向西一路向西,直到取得真经。那么这对我们有什么启示?专业生命的重塑需要一条道走到黑,即将研究进行到底。认定一个目标,就坚持做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努力,如此一来,自我的水平会不断提升,专业的生命也会得到顺理成章的重塑。
第三打破自我求超越。
关于这一点,我只想讲一讲老鹰的故事。雄鹰是鸟类中寿命最长的,可以翱翔天际70载,但是它四十岁时候必须面对老化的爪子和喙,翅膀也越长越重使它飞起来很费劲。此时,它面临两个选择:等死或者经历150天痛不欲生的蜕变。为了再次展翅飞翔,在漫长的150天里,雄鹰用喙击打岩石直到老化的喙完全脱落,然后静静地等候新的喙长出来,再用新喙把指甲一根一根地拔出来,当新的指甲长出来后,再把羽毛一根一根地拔掉。当新的羽毛长出之后,当它再次展翅翱翔之时,迎接它的则是三十年天空的主宰!
至于说引领学员重塑专业生命,除了前边说的三点之外,我们最主要的做法就是不断地刺激。如贾老师说的那样,给予学员展示的机会、表现的机会、走出去的机会,其实这就是刺激,不断以新的事物、新的动态、新的遭遇来刺激学员的神经。有道是,见过大海的人才会知道自我的渺小,知耻而后勇,只要你不断地“挑事儿”,那么学员就能够积极地突破自我,逐渐重塑自我的专业生命。
第五环节:考官提问
考官提问于德明老师:作为导师,挑选学员时,学员身上的哪些特质是您最看重的?为什么?请结合实际谈一谈。
于德明老师答:挑选学员,我最看重两点——恒心和直率。为什么这样呢?专业成长,其过程和结果固然是快乐的,但也难免有诸多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和磨难,如果没有持之以恒的信念和坚持到底的决心,是根本不可能实现自我的成长和发展的。直率说的是人的性格。性格直率的人,交流不绕弯子,不费劲,有一说一,简单方便。作为一名“带头大哥”,我们必须要把握每个同行者的真实想法,这样指导起来才会更有针对性。
张老师就是这样的人。她做事非常专注,在成长的路上能够坚持不懈地努力,每年读几十本书,而且还跟着儿童阅读、阿福童财商教育研修,实在是让人佩服。同时,和张老师交流起来也很随便,心里有啥就说啥,不兜圈子,不绕弯子,这既避免了诸多麻烦,又能有效地推动我们的专业稳步前进!
于老师整理好内容,我拿过来收藏,感谢于德明老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