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六月底七月初都是一段不寻常的日子,因为暑假要来了。在此之前,绝大部分人要担心期末考试,投入到紧张的复习当中。毕业生们则在想该如何度过一个没有作业的暑假,整天宅家看剧呢,还是出门旅游呢,还是打暑假工体验生活呢?除去高考后的短暂紧张,高考生们也将迎来一个天堂般的暑假。
在所有毕业生中,大学毕业生是最悲催的,无论是本科毕业,还是研究生毕业,总之大部分大学毕业生都面临着一个问题:找工作。从毕业人数来看,今年无疑又是一个最难就业季。我的观点是,具体到个人,根本不存在什么最难就业季,因为在一个人触手可及的圈子中便有成百上千个工作机会,而你只需要一个而已。这样想着,到了真正毕业要找工作,还是发现,你想做的不要你,要你的你不想做。
即便即刻面临生存压力,却发现还是不愿将就,不愿随便找个工作,还是想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我曾经不止一次如此想过,假设我真有一份心仪的工作,现在不够格,那么就将那家公司的那个职位的招聘要求拓下来,之后一条条去实现(这是外功,同时不要忘了兼修内功),在那之前则先找一份糊口的工作,能够在那家公司先做其他职位,或在其他公司做相关职位是最好的。我确有心仪的工作,获得途径我也知道,待到要落实到行到,便裹足不前了。时间在一天天拖沓中过去,总想着有奇迹,毕业前夕才发现还是无一技傍身,还是没有探索出出路。
当然,事情总会解决的,或者是朝着设想的方向,或者最后必须向现实妥协,也明白活着总有希望的。我已经把“最穷不过讨饭,不死总会出头”当做最近的座右铭了。人生重大转折关头总是能够让人思考很多,在思想上获得重大转变。两年前看乔布斯的演讲,他提到一种将每一天都当做生命中的最后一天的心态,我一直不能领悟,还是那个道理,我们知道这并不是最后一天,真的无法假装。一个月前终于稍有领悟了,因为我不断想象一个情景,若我明天出门就被车撞死了,我放不下的是什么。之后我的心性真的有了变化,也对自己的成长感到欣喜。
到了如今,发现整个人并无多大变化。我太急功近利了吧,一个月之功能带来多少改变呢?想起来那些年吹过的牛,觉得天下尽在掌握,出得校门,社会任我驰骋。家中长辈们评价:终究是少年心性,青春热血,不知天高地厚。我却知道我不能失了这种心性,若我今天认输了,恐怕是真正未老先衰了。
最近在看《异类》,读到书中那些理论,发现成功也要靠运气,出生月份、家庭背景、出生年代都影响成功。具体到我们中国,说一个和出生年份有关的例子,马云、马欢腾和马云是出生在一个好时代,他们分别出身于在 1964 年、1971 年、1968 年( 1970 年左右),到了 2000 年前后,他们正值壮年,不像 80 后太小还没毕业,也不像 60 后太老已经有了稳定的生活,正好能够在互联网进入中国的初期投入创业浪潮中。在中国的企业中中,我们找不到一个体量与 BAT 相差不多(到达一般即可),创始人是 80 后的。
我才刚刚要踏入社会,竟开始用这些的理由来安慰自己,想想我的斗志也不过如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