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多数家庭而言,孩子一边吃一边玩,尤其是家里老人带孩子,孩子在前面跑,老人后面追着喂,实在不吃还得连哄带骗。一顿饭,花费1-2个小时基本是常态。
很多家长可能会认为,小时候喂饭,长大了自然就会自己吃饭,认为没多大问题。但其实,自主进食的技能跟站立、行走、说话一样,需要通过不断的锻炼之后才能掌握。
小时候没有及时掌握这个技能,可能等到宝宝上幼儿园了,还得依赖老师喂饭。
一、为什么要引导宝宝自主进食?
1.不利于锻炼孩子的自理能力
我们都知道,让孩子学会自理是宝宝在上幼儿园之后要学习的重要本领,而独立吃饭正是其中的重要一课。
若是家长执着于喂孩子吃饭,不仅不能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还会打乱孩子在幼儿园养成的好习惯,得不偿失。
2.导致孩子饥饿饱胀的感觉失衡
喂饭以别人为主导,孩子只能被动的吃。
吃多吃少不能自己掌控,导致孩子的进食量与饥饱程度不匹配,造成饥饿饱胀感觉失衡,容易出现营养不良或营养过剩。
3.不利于孩子手口协调性发展
吃饭是一项需要手眼口脑协调的活动,需要大脑、眼睛、嘴巴、手指的共同配合才能完成,这个过程可以充分促进和刺激大脑组织的发育。
而喂饭则会剥夺孩子锻炼的机会,影响孩子整体协调性的发展。
4.让孩子丧失进餐乐趣
喂饭是填饱孩子肚子最便捷的方法,却降低了孩子吃饭的主动性。
吃饭本来是一件高兴的事,但若是由别人主导,会让孩子产生一种“被强迫”的感觉,带来心理压力,久而久之,会对吃饭十分抗拒。
5.不利于孩子专注力的培养
相信家长们都有这样的体验,在给孩子喂饭时,宝宝总也不专心,一会扭头看看这边,一会转身看看那边,就是不能安心吃饭。
二、孩子多大开始自主进食呢?
我们先看看宝宝的发育特点,宝宝出现以下表现,暗示着可以开始给宝宝添加辅食,并可以尝试手抓食物,这是自主进食的开端。
挺舌反射逐渐消失;
已经掌握足够的肌肉控制力来同时移动眼睛和头部;
支撑下可坐稳并能很好控制头颈部;
用一只手去抓握东西并送进嘴里;
有咀嚼的动作;
会通过手和嘴来探索世界等等。
英国医疗体系认为宝宝到了6个月大可以开始进食泥状食物,并尽快过渡到块状或手指状食物,也可以在6个月大开始手抓食物。
美国儿科学会认为,当宝宝能够独立坐起来的时候,就可以给他一些用手拿着吃的小食物,让他学着自己吃,大多数宝宝到了8个月左右可以学着自主进食。
有研究表明,宝宝如果在10个月大以后才接受块状食物,那么他们将有可能拒绝食物。随着他们的成长,可能不太愿意尝试新的质地和口味。
因此,我们推荐在6~8月龄锻炼宝宝自主进食,但不晚于10月龄,前提条件是宝宝具备以下条件:可以坐直、能够拿到东西并能放入嘴里、对大人的食物感兴趣和有咀嚼的动作。
三、如何引导宝宝自主进食?
耐心+细心+策略+吃饭时间=宝宝自己吃饭
这其中,耐心和细心,要求就是家长不要急,跟孩子的语气要温柔方式来说。还有就是吃饭时间。你想让孩子吃多久才能完成。规定的时间到了,就要告诉孩子。时间到不能吃了。但根据孩子情况而定。每个孩子的性格不同,所以根据年龄而定。
1、引导宝宝模仿
宝宝大约从6-8个月大会喜欢看大人或兄弟姐妹饮食,并模仿他们的动作姿势,因此,选择家庭进餐的时间来教宝宝自主进食是比较合适的。
父母或其他照顾者可以多向宝宝示范如何用手拿起食物、放进嘴里和咀嚼食物。
2、引进手指食物
同时可以在宝宝的餐桌椅上摆放着柔软的手抓食物,例如成熟的去皮水果片、煮软的西兰花等。刚开始,宝宝可能只是在玩食物,也可能会用拳头抓住食物并开始吮吸,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才会咀嚼食物。
每个宝宝的进程不一样,家长们不要气馁,宝宝不可能一下子就能掌握这个技能,而且宝宝可能还要尝试接近10次才会接受新的食物,多鼓励宝宝自己抓起食物放到嘴里。
刚开始添加的手指食物应该是柔软和易吞咽的,并切成小块状,手指大小的块状更好,方便让宝宝握在拳头中。
3、为宝宝提供合适的餐具
适合的餐具能够帮助宝宝更快学会自己吃饭。选择餐具,最重要是三个指标,即款式、材质和色彩
款式——方便实用、外形浑圆为最佳
勺子:勺头拐弯、手柄大小适合宝宝手掌
碗:底部带有吸盘,不易导热
材质——耐高温的塑料餐具为最佳
选择理由:耐高温方便加热和消毒,塑料质地坚硬,不易破碎,但重量较玻璃和瓷质的轻很多,适合力量较弱的宝宝。
颜色——透明或颜色浅的为最佳
选择理由:可让,食物本身的色彩吸引宝宝的注意,且避免彩色餐具带来的危险隐患。
4、引用游戏。
吃饭就是让孩子老实做在那里吃。所以我们可以做这样的小游戏进行。用两个小碗。找一些小的蘑菇一样的蛋糕。这个可以用其他食物来做也行。不是让孩子吃。而是让孩子用小勺子把吃的盛到另外一个空玩。这个就是可以锻炼孩子坐在桌子旁边专注做一件事情。
可昕小时候有时不喜欢吃一些食物,我就引导她一边观察食物形状,一边来吃:你看这个煎鸡蛋像什么?像不像天上的云朵?云朵白白的,软绵绵的,那吃起来是什么味道呢?啊呜一口,告诉妈妈是什么味道。”
其实孩子吃饭的时候专注,需要带孩子从游戏中找到。如果孩子离开餐桌就证明孩子已经不想玩,就不要强制。吃饭的时候孩子离开餐桌,就告诉他,如果饿了,什么也不能吃。等到下次吃饭时在吃。
孩子的吃饭也是需要规律,到规律也是需要慢慢引导孩子。
5、合理安排食物的量
有的妈妈会担心,宝宝几乎没有吃到手指食物或者吃的量非常少,营养跟不上怎么办?
有的宝宝在真正掌握自我喂养技巧之前,体重几乎不会增加,如果宝宝没有伴随其他异常,家长不用过于担心,这是正常的现象。如果您实在担心,可以带孩子定期儿保,和儿童保健科医生聊一聊,医生会针对不同宝宝进行个体化指导。
不过,每个孩子的体质和饮食偏好不同,自然引导方法也会因人而异,所以需要每位妈妈耐心的总结自家宝宝的规律,找出最适合自己宝宝的方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