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三、中华第一宝物 石鼓

三、中华第一宝物 石鼓

作者: 温七也 | 来源:发表于2017-12-06 23:01 被阅读0次

      开头梁家辉先生去故宫的那段,配乐很是澎湃激荡,跟石鼓很配啊。石鼓一共十只,每只重约一吨,在每个石鼓上面都刻有“石鼓文”,也就是大篆,被称为汉字演进历史的活化石。

      这个部分的小剧场是司马光与其父司马池的故事,梁家辉演的部分不多,基本上是助演在演,关于梁家辉演的部分因为还有港台腔的原因我不熟悉就不说了。我不记得是主持人还是助演说了句话,“保千年文脉,以正史观”。我真的非常喜欢这句话,正史观是无论哪个在位者都要做到的,可惜很多都没有做到吧。

      然后上台的是故宫的文物清点管理员梁金生,他的家族与故宫的故事是真正的传承。从他高祖、曾祖、到祖父、父亲,再到他,都是为故宫(前身是清宫)服务了一辈子。在抗日时期的文物南迁中,历经十六年,途径上万里,上百万件文物,无一丢失。堪称一大传奇。不知这其中要历经怎样的艰辛,也不知这耗费了多少人的心血,才得来后人一句“无一丢失”。

      梁金生就是在文物南迁的途中出生的,他出生在南京,即金陵,所以取名“金生”,而他们兄妹五个的名字都是这样取的:大哥出生时在峨眉,所以叫“梁峨生”;二姐在乐山出生,乐山又名嘉州,所以叫“梁嘉生”;四妹在江宁出生,“梁宁生”,五弟出生的时候又回到北京了,北京燕京,所以是“梁燕生”。我被这样的起名方式惊到了,我笔记里写的词是浪漫,但想想又不对,不能叫浪漫,应该是诗意(好像也不对,完了我的文化水平不足以支撑我想起来正确的词),就是那种文化底蕴,和一件足以被称之为传奇的事件联系在一起,名字里刻下了守护文物的影子,真的很让人羡慕啊。真的这个部分我完全被他家孩子取名方式吸引,羡慕到哭泣。

     

梁金生这样的“故宫人”,一辈子都兢兢业业地位故宫工作,他一辈子就把一件事做到了极致,就是清点文物,186万余件文物,要一一核对、整理、和背后的故事对应,完成这件工作他花了七年。

“枯燥吗?”

“不会,很有趣的,就像在跟流失的时间对话。”

“要对得起冒死守护这些文物的故宫守护人啊。”

这是写于1931年的故宫守护队队歌:

巍巍故宫,竦峙苍穹;

雕梁画栋,巧及人工;

文华武英,太和乾清;

体象天地,寔丽且宏。

巍巍故宫,古物攸同;

环资玮态,百代是崇;

殷盘周彝,唐画宋瓷;

亿万斯品,罗列靡遗。

谁其守之,惟吾队士!

谁其护之,惟吾队士!

第三篇,其实是关于传承的故事,希望这种优秀的传承能永远继续下去。

啊,文物真的很有意思,博物馆真的是个每次去都有新发现还不想离开的地方,还有历史故事也是,很有意思的。

烂七八糟的笔记3

相关文章

  • 三、中华第一宝物 石鼓

    开头梁家辉先生去故宫的那段,配乐很是澎湃激荡,跟石鼓很配啊。石鼓一共十只,每只重约一吨,在每个石鼓上面都刻有...

  • 石鼓为什么被称作“中华第一古物”

    石鼓,又被称作陈仓石鼓,是九大镇国之宝之一,被康有为誉为“中华第一古物”。石鼓共十个,每个重约一吨,其身刻有诗文,...

  • 石鼓

    石鼓,又称陈仓石鼓,中国九大镇国之宝之一,大秦帝国的“东方红”。被康有为誉为“中华第一古物”。627年发现于凤翔府...

  • 登宝鸡中华石鼓园石鼓阁

    登宝鸡中华石鼓园石鼓阁 @太白山人 石鼓阁高御太空, 阁下美景似仙宫; 身在云霄尤恋世, 回头环视陈仓城。

  • 国庆石鼓游

    家人相伴来石鼓, 祖孙三代悠闲途。 青铜历史件件读, 中华文明底蕴驻。 ...

  • 中华第一古物——石鼓的“前世今生”

    我觉得看一个民族有多伟大,就得看它的文字,很多国家的文字都已经灭亡了,但是汉字的生命力,已经延续了几千年,我们每天...

  • 中华第一古物——石鼓的“前世今生”

    我觉得看一个民族有多伟大,就得看它的文字,很多国家的文字都已经灭亡了,但是汉字的生命力,已经延续了几千年,我们每天...

  • 不要催孩子

    一直在看尹建莉老师的系列书籍,尹老师告诉家长,养育孩子的三个法宝,第一件宝物是阅读,第二件宝物是自由,第三件宝物是...

  • 【游山玩水】石鼓园赏菊

    今年宝鸡菊展增设了一个分会场,为中华石鼓园分会场。下午16点,我陪父母坐公交抵达石鼓园。 天色阴沉,光线昏暗,雨下...

  • 宝鸡旅游

    宝鸡旅游 1.中华石鼓园(①陈仓石鼓,中国九大镇国之宝之一,《国家人文历史》杂志社创刊号隆重推出九大镇国之宝,秦石...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三、中华第一宝物 石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vrri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