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想让你的孩子在学校得到老师的关注,你就当家委。
从幼儿园起,每次老师把家长集中在群里,问有想当家委的请报名,哗哗的,你要没时时刻刻玩手机,没几分钟名额就满了,而且后报名的还得删除几个,按顺序录取。我从未报名过要当家委,告诉孩子,一切得靠自己,不管老师是否关注你,给不给你机会,你都得靠自己,凭实力争取。
后来,又听人说,有奉献精神乐于助人,有钱有闲的家庭主妇适合当家委,我天天996,仍然没有报名。
有次,班群里家长们热火朝天的讨论成绩排名的事,大部分都希望能看到班级年级排名,这样才能知道孩子所在的位置,更容易找出差距在哪里。但有位孩子爸爸强烈反对班级排名,排名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容易抑郁,我就发了一段文字反驳他的观点,有个家委马上艾特我,文采这么好,加入我们家委会吧。我问她,加入家委不是要有钱又有闲的吗,我都不符合条件啊。她说,有文采有学历就可以加入。我直接了当拒绝了:谢谢邀请,文采不好,有感而发而已,我是上班一族,白占了名额不干活,有点对不住家委这个身份。
经过小学几年终于明白,各种节假日,都是家委拿着班&费给老师买礼&物,头条新闻曝出来后,大家才醒悟,我们不是一直这么操作的吗?
记得口&罩时期上网课期间,需要义工家长当巡课员,检查学生迟到早退是否开摄像头,每天填一个表写一个总结性文档交给老师。班主任问,有没有愿意当义工家长的,群里居然只有两人报名,比起家委这个职业,义工是冷门中的冷门,但我这次毫不犹豫报了一个,一周两天巡课,终于为班级做了点事情。而且,也不用跟人去争先恐后的抢名额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