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5:39,这是这个月内第二次彻夜的失眠。
无法入睡得到最初一个小时里,试着开小小的台灯,然后在集中的灯光下看白日里没有看的书,书名是《自由》,和当下的状态结合起来看,挺讽刺的,此刻我的睡眠都不由我控制了,还谈什么自由?
看书并未起到有效地作用,本来有一点倦意上头,合上书,躺下,关灯,闭眼,随即人就再次清醒了。脑子里开始有各种想法。这是我辞职后的第三十六天。对,不得不承认我现在正在为工作的事焦虑。我不愿承认自己在因为某一件事焦虑,因为在我看来焦虑是不洒脱、想不开的表现,而我向来自诩是个洒脱通透的人,在别人眼里也是如此。事实上,从毕业到上一份工作结束,我还真的从未担心过工作的事。而现在有些问题在变化,我也开始慢慢变得“挑剔”起来。
在这之前,自认为无论什么工作,不管愿不愿意、理不理想,只要选择了(被动地或主动地),就会认真做好它。抱着“不管什么工作总能学到些什么”的心态,工作了一年多,到现在最深刻的感受便是自己浪费了太多的时间——精力都花在了对自己来说没有什么意义的事情上,只为苟延残喘,而真正该花心思、该费精力的事情却始终没有进展——在被动选择的工作上已经到了完全无法投入热情的地步,于是不计后果地辞去工作,开始在家调整自己。
我想自己现在和大多数匆忙辞职待业在家的人一样,日子并不好过,于是在犹犹豫豫间想再次进入到体制群体当中来寻找一个缓和。对,我还是无法专心地在网上投简历。很快就有公司要约面试。而在等待两次面试的过程中,我都经历了痛苦的彻夜性的失眠,由此,我对有些事情有了更加明了的认识。
前一次和这一次的失眠原因几乎完全相同——第二天有面试。两个相似的无眠的整夜,捆绑我睡意的不是对第二天面试表现得担忧,而是当有了一个决定后,脑海便会开始形成各种各样的计划和比较,在一番“出谋划策”之后,我会开始对自己刚刚形成的计划发出各种各样的质疑:这件事情真的有意义吗?这是你真正想做的吗?难道不应该坚守阵地继续做自己想做的事,像是阅读、写作、翻译、学习之类的你一直在试图做的事情吗?应该想“生活”低头吗?你还年轻,现在不试以后还有心力去做一番尝试吗……这样的计划和质疑不断在脑海中交织,厮打足足一整个晚上。
辞职后的第一次面试,结束之后我拒绝了,那时我觉得自己应该再等一等、磨一磨。而这第二次的面试,也就是今天即将去参与的面试,仍旧让我存在着很大的疑虑。天色已经很亮了,我的身体很疲劳,但全无睡意。记录完这次失眠,我要去好好洗个澡,试着休息。我敢打赌自己能够睡着的几率为零,那时我会继续看那本小说、发呆、阅读、看窗外……直到不得不去赴一场依旧没有意义的面试之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