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砭法|论小儿脾胃调理

作者: 唯莫_周华 | 来源:发表于2019-03-18 13:09 被阅读772次

《黄帝内经》指出:“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认为脾胃好比一个粮仓,负责把吃的食物化生成营养物质营养全身。脾主运化,胃主受纳消化水谷,胃通过蠕动而具有降浊的功能。脾主运化,指脾具有将饮食物化为精微并将其转输至全身各脏腑组织的功能,脾通过转输精微物质而具有升清的功能。脾开窍于口,主肌肉四肢。脾的功能正常,人的食欲才能正常,口也能准确地分辨出各种味道,全身的肌肉坚实均称、富有弹性,四肢的运动功能也会强劲有力。

中医以肾为先天之本,就是说肾为阴阳生命力的火种;脾为后天之本,就是说脾是人体物质的根本,即人体所需的物质来源于脾。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强健则生长旺盛,脾胃虚弱则发育受阻,通过饮食调理及中医辨证调护等方法可助脾强胃健、气血生化,从而促进小儿健康成长。

简单介绍一下脾胃功能不良的影响:

一:挑食、厌食、拒食 《素问太阴阳明论》说“脾与胃以膜相连”脾主运化水谷精微,胃主受纳腐熟水谷。脾胃为“后天之本”。若脾气虚,运化功能减退,则会影响食物在胃的消化与吸收。故而影响食欲,从而产生挑食、厌食、拒食。

二:腹泻或者便秘 小儿脾虚胃弱,胃弱则腐熟无能,脾虚则运化失健,不分清浊,水反为湿,谷反为滞,合污而下,则脾虚泻。另外一种情况脾气虚,食物易积滞,积而化热,耗伤津液,肠道失润,从而形成便秘。

三:体质差,容易外感 脾气虚,宝宝容易积食,食积化热,不思饮食。小儿素体脏腑娇嫩,肺卫不固,易感外邪。两者相合从而使肺脾两虚,体质变弱,容易外感,多为感冒加滞。

四:容易咳嗽 脾气虚会导致宝宝经常感冒。脾属土,肺属金,土生金,脾虚影响到肺气,肺气虚易导致宝宝咳嗽。

五:湿气大,易生痰 《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脾脏主运化水液,脾气虚则会使水液在体内停聚从而产生水湿痰饮等病理产物,从而使宝宝体内湿气大,易生痰饮。

六:脾气大 宝宝平时脾气大,中医认为这属于脾虚肝旺,此类患儿多肺脾两虚,土生金不足,金不克木,导致肝气过于强盛,出现脾气大的现象。

七:晚上睡觉汗出多 中医认为脾气具有固摄作用,除了可以固摄脏器、防止下垂外,还可以固摄津液,脾气虚,固摄津液功能失调,宝宝便会出现多汗的症状。

八:爱流口水 中医讲“脾在液为涎”,“涎出于脾而溢于胃”宝宝脾胃不和,或者脾气不摄,则导致涎液化生异常增多,可见口涎自出,那么宝宝就爱流口水。

九:疳积 脾气虚引起运化失常,食积内停,积久成疳。孩子摄入的食物不能消化,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无法吸收,不能满足生长发育需求最终形成疳积。而导致面黄肌瘦。

十:影响生长发育 这个问题也是脾虚一系列的问题中最令人担心的,脾气虚导致厌食、挑食、拒食,宝宝吃饭少,摄入食物的数量、质量不足,没有足够的营养物质参与脾胃的运化,无法为宝宝成长提供足够的营养,从而影响生长发育。

以上介绍涵盖了整个儿科的多发疾病诱因……

“八法之外,通法为要”,中医外治法,历来沿用八法,即:汗、吐、下、和、温、清、消、补。李氏砭法运用这八法以外,提出“通法”一说,认为砭法当以通为用、以通为补,砭法具有通行气血、通调脏腑、通经活络、通利筋骨的功用,具体应用时宣通肺气,开通心痹,通和脾胃,疏通肝气,通下水道,通关开窍等法,砭法之“通”可以使气血流通、循环往复、生命不息,运用在儿科多发病中效果显著……

案例一:

患儿:4岁,女孩子,舌苔厚腻舌尖红,面黄无光泽,高热就诊,身材比同龄孩子低,喜吃各种水果和饮料,可乐和零食是常事,一年内会反复出现高热不退。

4岁的孩子喂成60岁身体,瘀堵成疾,刮痧后热退

家长反馈:

安稳过夜

案例二:

患儿:2.3岁,男孩,头发稀疏,面色发黄眼下发青,舌苔厚腻,舌尖红,扁桃体红肿,口中异味,每月几乎都中奖,高热不退,输液,喜吃各种零食,坚果,水果,夜里睡不安稳。

2岁的小老头

妈妈反馈:

调整饮食结构才是关键

案例三:

患儿:2.7岁,女孩,体质健康,面色红润,脾气大,舌红苔黄,咳嗽急促,喉间轰轰,夜不能睡,以服三天医院药物控制不佳,刮痧当晚改善很多,能够安睡……

夜间安稳

妈妈反馈:

被铜砭折服

案例四:

患儿:1.6岁,男孩,初步查体,脸色红润,舌苔红润,小胖子一个,发育不错,只要吃就喂,这几天妈妈说不爱吃东西了……除了吃多了还能有啥?

1.6岁,喂养不节

妈妈反馈:

过程被理解是好事

案例五:

患儿:7岁,是一个先心病患儿,甲亢患儿,这个孩子体质差的没法想像,高热不退是常事,甲亢药物的伤害很大,并发症很多,夜不能安睡,磨牙,出汗,多尿,基本上医院是她家,加之家长饮食调理不好,各种零食也不断……

药物残留 清药毒,护肝肾

家长反馈:

能够理解的痛

病案六:

患儿:2.2岁,女,整体发育中等,头发稀疏,舌红,地图舌像,平时喜吃各种小零食,喉咙发炎高热是常事,每次发热就开始各种呼唤着急,刮痧前39度已经有两天。

躲过住院

家长反馈:

一般都会好了伤疤忘了痛,屡次不改

孩子的身体状况其实远比我们想象中更差,也是很焦心,现在很多小儿病起病急病程久,是为什么?家长就是生病的那一瞬间提高警惕性,后续保持很难,吃五谷杂粮没有不生病的,但是得看病位到了身体的哪一个位置,平时的喂养很重要……

李道政老师的一句话把我点醒了,不是药不好而是孩子的经络不通,药物不能归经到它需要的地方,所以孩子为什么吃药会效果差,输液后不能解决问题根本,反复生病,和家长的喂养脱不了关系,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还需要好好的琢磨……

有时候家长总说我没有乱喂,孩子没有乱吃,我和他们说:都是瞎扯淡的,我只相信我眼睛看到的,舌苔和痧像摆在这里,一天形成不了疾病,孩子需要关注,一切疾病来临时没有一过性,阴阳不平衡,隐患是日积月累的堆积,等待暴风雨来临。告诫所有家长,调护很重要……

让孩子经络畅通是最好的灵丹妙药……

一砭在手,我心稳定

李氏砭法引邪出表、导气入内,使整个人体气血流动起来,死水变活水,死气变活气,生命力就回来了。以通为治、以通为补、以通为泻、以通为健,通过刮痧使身体“通”起来,健康自然来……

感谢聆听……

案例太多不一一上图

猫猫分享

相关文章

  • 李氏砭法|论小儿脾胃调理

    《黄帝内经》指出:“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之...

  • 痧道之行砭法八大论之一

    李氏砭法 虎符铜砭 1通论 那么第一个,我想谈谈李氏砭法的“通论”,...

  • 李道政 《砭经与李氏砭法》的学习笔记

    师爷李道政先生通过对《砭经》的讲解结合到李氏砭法的实际运用,以及李氏砭法的刮痧的治病的原理,以及李氏砭法的八大论即...

  • 痧道之行砭法八大论之二

    李氏砭法 虎符铜砭 2、整体论 中医的整体论是李氏砭法的灵魂,也是实践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理论依据之一。人...

  • 李氏砭法论小儿发热

    小孩最容易寒包火: 寒包火,标在肺脏,本在脾胃 小孩子阳气充足的时候就容易化为实热之象,阴津不足就容易化虚热之象。...

  • 寻寻*觅觅

    学习李氏砭法近两年时间了,但是很惭愧,基本上都是围绕着家人的健康调理来进行实践,相信能接触李氏砭法的同学们,背后都...

  • 2018-09-16 李氏砭法 · 思维与理法

    李氏砭法 · 思维与理法 上海问痧堂宝浢逗已关注 《李氏砭法:思维与理法》微课讲座 主讲人:李道政 题目:李氏砭法...

  • 李氏砭法/砭法调理小儿遗传性湿疹

    李氏砭法:以通为补,以通为泻,以通为治,以通为健! 基本情况: 主诉: 小朋友今年六岁,属于家族遗传性湿疹(免疫黏...

  • 李氏砭法刮痧学习的小结(3期25号 吴少弟 期中)

    玉衡公益李氏砭法刮痧3期5组25号 吴少弟 李氏砭法刮痧学习的小结(期中) 2018年最感恩的是知遇李氏砭法刮痧,...

  • 李氏砭法——论小儿发热(二)

    下面分享的是同一个孩子经历两次超高的c反应蛋白过高引起的高热,用李氏砭法处理过程: 简单介绍一下: C-反应蛋白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李氏砭法|论小儿脾胃调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vyvm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