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社会热点想法
寒门女生707分考上北大:贫穷不是病,鼓吹贫穷才是病

寒门女生707分考上北大:贫穷不是病,鼓吹贫穷才是病

作者: 婚姻幸福师 | 来源:发表于2018-08-01 13:59 被阅读323次

    这两天,一个叫王心仪的孩子引发了舆论关注。

    这个从贫困家庭走出的小姑娘,刚刚以707分的成绩,收到了北京大学中文系的录取通知书。

    不过引发舆论关注的,倒不是这优异的成绩,而是她的一篇关于个人经历的文章。

    在文章中,她表示要“感谢贫穷”:

    “贫穷带来的远不止痛苦、挣扎与迷茫。尽管它狭窄了我的视野,刺伤了我的自尊,甚至间接带走了至亲的生命,但我仍想说:谢谢你,贫穷。

    作为一个18岁刚刚高中毕业的孩子,以乐观的心态面对过往的苦痛,这并没有什么可指摘的。

    “感谢贫穷”跟过去“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式的“苦难感恩”教育一脉相承,都是用于自我激励的话语套路。

    只是,主流媒体,将“感谢贫穷”四个字做成大标题,作为一种价值观推送给无数的读者,却总免不了让人感觉出几分怪异。

    因为,当我们将个案放大到整个社会,将“一将功成”置于“万骨枯”之上时,其实讲真的,所谓贫穷,真没啥可感谢的。

    chapter 01

    我小时候家里也很穷。

    印象中,穷这种体验,给我带来的最大的感受是羞愧

    虽然家里穷并不是我一个小孩所能改变的。但,那个时候,我不敢带同学到家里玩,因为我们家实在太寒酸了。

    我也不敢和同学聊我父母的收入,因为真的不多,而我并不想撒谎吹牛。

    在冬天,我甚至不敢掀起自己的外套,因为破烂的内里可能露出棉絮。

    古语说“狗不嫌家贫”,这个道理我懂。

    我也绝不会因为家里条件不好,而怪罪父母,但贫穷给我的那份羞愧感,直到今天也没有完全消弭。

    许多人可能会说,那是因为你虚荣吧。

    其实,这点我也愿意承认。但如果仅仅追求最基本的温饱和体面也叫虚荣,那我觉得此时的虚荣倒也未必是什么坏事。

    子曰:“富与贵,人之所欲也。”

    在一个秩序井然的社会里,人们追求和向往财富,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相反,如果没有得到相应的财富,由此而生挫折和羞愧感,同样也是正常的。

    所以,子又曰:“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

    如果有人要求别人“清贫乐”,或干脆要别人“感谢贫穷”,那你大可给他一个“呵呵”。

    chapter 02

    网络的记忆太短暂了。

    就在前年,一篇叫《寒门学子:进得去的名校,抹不去的阶级烙印?》的文章刷爆了朋友圈。

    这文章说的是,虽然有一些寒门子弟通过个人艰苦卓绝的努力,获得高分,挤入令人羡慕的高校,但是阶层的烙印却不是一下子能摆脱的。

    最典型的是,进入名校的寒门子弟,普遍怯于与权威对质、口语表达不流畅、着装礼仪跟不上潮流、交际圈子狭小、缺乏归属感,知识面窄,更不敢奢谈恋爱。

    当家境殷实的学生都在忙着考托福、GRE,申请国外大学时,寒门的子弟们可能正在与因为贫穷而导致的自卑做斗争。

    带着自卑前行,就像跑步比赛时口袋里多兜了一块石头,自然会捆住人的手脚。

    对于许多从小出身贫寒的孩子,自卑就像是多了一种身体残疾,需要用一辈子的时间去适应和接纳。

    所以,感谢贫穷,等于是感谢奔跑时口袋里的石头——这想法,显然是不合情理的。

    chapter 03

    事实上,贫穷就像一只随时可能扼住命运咽喉的黑手,它逼着人用更大的气力往前奋进的同时,也往往给人植入终生的恐惧。

    即使后来富裕了、成功了,这份恐惧也不会真正消失。

    老家在甘肃天水的潘石屹,从小家境也相当贫寒。如今,生活富裕的他对童年时期的饥荒依然心有余悸。

    他对记者说,当年要不是因为自己和家人的饭量小,早就外出逃荒去了。

    < 童年潘石屹(右一) >

    回忆起自己的童年时,他总会想到鲁迅的《祝福》——祥林嫂的儿子吃毛豆时被狼叼走了,而他在贫寒的童年里,也常常听到狼叫。

    所以,他说阅读《祝福》的感觉“和现在看恐怖片一样”。

    这恐惧,本质上依然是源自贫穷。

    许多白手起家的富豪,都有节俭的习惯。

    有人说这是他们“亲民”,又或者说是他们的美德。但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这多半是年轻时贫穷的恐惧落下的“病根”。

    大概,很多人一辈子的努力,就是要摆脱这种恐惧感吧。

    《奇葩说》有一集的讨论题目是:我们应该感谢生活的暴击吗?

    辩手飞飞的发言,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他说自己经历过一段相当灰暗的日子,经常被邻居指指点点。

    这给他造成极大的心理阴影,直到现在,他开车经过自己家时,头都不敢往那边看。

    也就是说,年少时困顿所带来的阴影一直伴随着他。所以,如果没有那段贫穷的辛酸经历,他应该感到庆幸。

    如果你通过个人的努力冲过了那段灰暗的日子,你应该感谢的是你自己,为何要感谢灰暗本身呢?

    chapter 04

    王小波说,人是一种善于欺骗自己的动物。

    吃了许多无益的苦,虚掷了不少年华,所以有人就想说,这种经历是崇高的。

    “感谢贫穷”是一种怪异的想法和扭曲的成功学话术,它源自一种统计学上的谬误,也源自心理学中所谓的“幸存者偏差”。

    我们只见到那些从苦难和贫困中走出的佼佼者,却无视大多数被贫穷和苦难压垮的追梦人。

    女作家虹影写过一本小说,名叫《饥饿的女儿》。

    主人公六六生于大饥荒时代的重庆,家里兄弟姐妹六个,她最小。

    六六自小就饱尝了生活的艰辛和苦难:家门口时常漂着死尸的江水、藏污纳垢的贫民区,患有眼疾无法出外劳动的父亲,常年劳碌相貌走样的母亲……

    她随时面临辍学风险,与家人关系紧张,拥挤逼仄的家里更谈不上给她成长的个人空间,而且,在一次偶然事件中,六六又得知了自己其实是私生女。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可想而知六六要面对多少异样的眼光。她拒绝了生父的愧疚的爱,和历史老师越走越近,最终超越了师生界线……

    《饥饿的女儿》是虹影的自传体作品,六六身上,有太多虹影早年成长经历的影子。

    尤其私生女的身份,可以说困扰了她半生,直到第二次婚姻时,她还在梦中对母亲说:“这一次,我只想找个爱人,而不是一个父亲。”

    虹影所经历的贫穷和苦难,一定程度上成就了她的写作。

    但并不是每一个经历过大饥荒、有非婚生身份的人,都能走出自己的身世,并最终成为作家。

    更多的人,被贫穷和苦难淹没了,就像被巨浪掀翻的小船,永远沉寂在了生活的江底。

    苦难就是苦难,不是善意的馈赠,它不值得感谢。

    感谢贫穷,更多的是困顿者的自我安慰,是一个人在极端困境时的“阿Q精神”。

    但这玩意,不该成为一种向他人宣导的价值追求。

    chapter 05

    王心仪还是一个尚未真正进入社会的孩子。

    她考上北大,最该感谢的依然是她自己不畏贫寒的乐观,是他父亲常年默默辛苦支撑着这个家,是她母亲常年累月承受家累,用双手为她们姐弟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贫穷是这个家庭的敌人,也是我们这个社会的敌人。

    感谢贫穷,对于许多身处底层的群体而言,未免过于讽刺。

    在阶层趋于固化的今天,感谢贫穷这种说法,更像是在嘲笑无数因为贫寒而无法实现阶层跨越的奋斗者。

    因为,它的潜台词仿佛在说,同处贫穷,为何你不行?

    这不是鼓励,这是嘲笑,这也是一种不负责任。

    因为,无论成功与否,奋斗本身,就足以让我们献出掌声。

    贫穷不值得感谢,要感谢的是你的家庭,还有你自己的奋斗。

    来源 |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书单”(ID:BookSelection):由《南方周末》、《香港大公报》等资深媒体人共同打造,帮你筛选好书、过滤烂书,打开知识边界。授权请联系出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寒门女生707分考上北大:贫穷不是病,鼓吹贫穷才是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vzlv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