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个没有出过国的人,别人出国进修别人出国访友别人出过旅游,这些华丽鲜艳的事情都是别人的事情。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重庆人,就跟重庆的无核桔似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活在这个边界和中国版图有些类似的直辖市里。其实出国我还是蛮想的,只是没有条件也没有必要。
记得上初中的时候,恰逢新课改,英文的教材版本是go for it!数学和其他理科的教材版本难度变小了,但是独独英文的难度提高了,而且不是一点点。同学中流传一句话,难者自难易者自易,学英语学了几年就有几年搞不懂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初一的时候,记得没错是下半学期,有一个单元学习世界各国的English name,老师要求买一份世界地图,于是我买了。世界地图在课堂上没派上多大的作用,但世界地图的模样从那时起就深深印在了脑海里,七大洲四大洋在什么位置都是在那个时候熟悉的,大国名国的首都是什么也是在那个时候熟悉的。
事情过了多年,初一到现在已经快十五年了,很多事情都模糊不清,我也懒得去回想,想也想不清楚,都是同学之间不然就是和作业有关的事情。不过世界地图的模样牢牢印在脑海里,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就知道,世界很大。
两三年以前,网络上流行起一句话,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这话最开始不知道谁说,说出来以后没多久就在网上流传开来,没多久就成为大多数网虫熟悉的句子,跟老司机,带带我,还有吓死宝宝了一样的知名。其实世界真的挺大,但去看过的人没有几个,所以很多人才由衷感慨这句话,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
几年前,读过一本古书,书名记不清了,或许是知名的诸子百家之一,或者也可能是稗官野史之类的杂著,书名不清,但有一句话印象分外深刻:其小无内,其大无外。我不好奇后面半句,其大无外,其大无外到底是什么东西,不就是我们这个地球存在的这个广袤时空,这个叫宇宙的东西,不管有多少个平行空间,不管靠近黑洞会带我们到哪里去,我们都生活在一个宇宙之内,其大无外就是宇宙。可其小无内呢?其小无内到底是什么东西?打开一个盒子,里面有一个物品,物品的里面有组成物品的分子,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单位,还有比分子更小的,只是失去了物质本来的性质,原子,有比原子更小的,夸克中子便是。可夸克和中子并不是最小的物质,现代物理只能发展到这种程度,现在公认的最小的物质是夸克。但未来,一定能发现比夸克更小的物质。何况到了夸克的程度,也不能说明其小无内到底是什么东西。不知然也,不知然也。
这个问题困惑了我好久,我一直无法用视觉还原一个其小无内的物体,这个想象力的问题最终以失败告终。
我们活在一个最大和最小之间的范围里,我们不能到达宇宙的边缘,我们也无法触及其小无内的世界,我们是人,一种地球上进化了几百万年的高级动物,而人类的文明已经有五千年,人不过一个物种而已。物质的世界叫宇宙,人的世界应该叫生活吧。生下来,活下去,这便是生活。
从一个人的角度讲,从一个平头老百姓的角度讲,生活不过衣食住行,生活不过酸甜苦辣,生活不过是平凡和宏大之间反复过渡,生活不过是生老病死,生活不过是醒来睡下反反复复,生活,很多内容,却不过生下来,活下去。
写小说,其实就是创造另一种生活。这种被创造的生活并不是完全凭空虚构,或许和现实有联系,或许影射了现实中的某些事件,或许有现实的喜怒哀乐家长里短,或许也有现实中的不可能,各种不可能的功夫,各种不可能的交通工具,各种不可能生活方式,各种不可能的事物状貌,小说仿佛一个收藏各个时代各个地域藏品的杂货店,只有想不到的,没有看不到的。
写小说多年,我觉得小说的创作其实就是在一个点中发现一个世界。这个点就是灵感,那些现实生活中深深触动了人心的东西,在心头久久徘徊不肯离去,这样的灵感是写作的极佳来源。
有了这个点,便有了创造一个世界的前提。
而创造世界中的人物,他的行动他的语言他的音容相貌他的衣食住行看得到,但他的世界观看不到。可看不到并不代表没作用,恰恰相反,世界观对人物的生活影响很大,很直接,几乎影响到了生活的点点滴滴方方面面。
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生活,现实生活中一个活人是这样,虚构世界中人物的活动也是这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