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8396619/f4e46d2b19893fec.jpg)
椰岛海风起 | 美:洋浦大桥
2007年3月 ,我们第一次来海南旅游,海南的美给了我们强烈的震撼感。当时总以为,我们是第一次来也是最后一次来海南,满心喜悦且兴奋地享受:,该吃吃,该玩玩,椰风、海韵、蓝天、白云、沙滩, 真是令人无比陶醉……山不转水转,水不转人转,2013年8月,我再次来到海南,这次是来海南工作,至今11年了,后半生就是在此大美之地度过了。
有时听人讲,海南要有一座琼州海峡大桥就好了,可见人们对桥的盼望!海南的桥虽然不算太多,但是大桥居多!说到海南的桥,我最熟悉的是海口世纪大桥,我也走过南大桥,我骑自行车横渡南渡江大桥,把大桥那头的一个码头小区走了个遍。姐,今天,我想带你去看看洋浦大桥。
2013年8月第一次来到洋浦。当时的海口至洋浦只有一条高等级公路可走,即海口汽车西站至木棠方向最后至洋浦海关关口这一条路。2014年,洋浦迎来了一件大喜事:洋浦大桥建成了!这意味一个新时代的到来----从小处说,它加强了洋浦和白马井经济联系和交往能力;从大处说,它加快洋浦与海口的联系,助力海口一小时生活圈的打造,最后间接与白马井高铁站铺平了海花岛的建设道路,增强了白马井的品味和竞争力。
2014年洋浦大桥建成之前,洋浦和白马井的连接是小渔船,坐船的地点在洋浦五山街万宅村小码头。小码头有青砖石阶,下到海岸边,船票5元,现到现买票,坐满一小船人就开发。一艘小渔船能坐15~20人,船边有木制座位,船中间放小凳子,也可坐人。小渔船是用柴油供能,发出“突突突”的马达声。小渔船在海面上颠簸着,一个至一个半小时才能到白马井。白马井有码头,人口没有洋浦多,生活味比较浓,肉和菜较洋浦便宜;洋浦重视工业,纸浆、炼化和机关工作人员都爱把家安在海口和儋州市政府所在地那大,一到周末,留在洋浦的人少了许多,生活稍显单调。我也坐过小船去白马井,小船在海水里缓慢地摇晃着前进,一上一下地,有些颠簸,摇晃得人头大晕晕的,感觉很不好。
洋浦大桥是海南的“名桥”之一,它建成的当时是海南最大跨度的跨海大桥,号称“海南第一大桥”。洋浦大桥是连接白马井和洋浦港区的重要通道,是位于中国海南省的一座跨海公路斜拉桥,跨越洋浦湾,连接洋浦经济开发区和儋州市白马井镇。大桥为双塔双索面混合式结合梁斜拉桥,全线采用双向六车道城市快速路标准,线路总长3.3公里,其中主桥全长820米,通航净高34米,主跨460米,是海南省主跨最长的桥梁。大桥总投资9.15亿元,于2010年2月1日在儋州市白马井镇举行了开工典礼,2012年主体桥合龙。2014年4月4日,儋州市政府举行了“海口至洋浦一小时交通圈全线贯通暨洋浦大桥通车仪式”,这翻开了洋浦大桥助力海南腾飞的新篇章。
洋浦大桥的美,美在晚霞逸飞。
来到洋浦大桥前500米的那个不知名的小沙滩,风大浪急,向晚的沙滩,是那样的迷人。大海翻卷着白浪,扑打着黑色的火山石岸,海浪退去,发出动听的“哗哗”声音......浪沫如花,又好似仙女白色的裙摆拖曳在地,缓缓离去......用不了不多久,大海再次翻卷着白浪,再次扑打着黑色的火山石岸,海浪退去,浪沫如花......调皮的海浪,一次次冲到沙滩上,我原本是来看戏水的人、拍照的人、散步的人的,可是,它猛然把我的双脚都淹湿了,其实我已经一退再退了!可见,大海是多么地热情!干脆把鞋子甩掉,痛痛快快地下水!赤脚站在沙滩上,大波浪扑来,迎浪而立,体会那种浪击的痛快!海水退去,沙子在小小的陷落,脚在小小的陷落,真是快乐!在沙滩上散步,不知不觉,暮色沉沉起来,更让人惊喜的是,彩霞悄悄地把温暖的黄光送来了。抬头一看,洋浦港已经华灯初上,西天的云霞正在尽情铺展,晚霞有时还把沙滩染成粉红色的......洋浦大桥灯龙蜿蜒,让沙滩更加有温暖而有魅力!
海浪在嘻戏,霞光在尽情变换色彩,记忆中的火烧云席卷而来......刚到洋浦的时候,我经常周末骑摩托车去白马井玩。天气炎热,晚回至洋浦大桥上,一抬头,我被一轮血红的太阳震晕了!我第一次真正体会到“残阳如血”的含义,而且是第一次不期而遇海边夕阳!我的心中翻腾着激动和震颤!那是一种美好的刻骨的体验!晚霞如火一样在燃烧,燃烧,如血般赤红而触目惊心:赤色中含着柔柔的金色长荚状云霞......我禁不住把车停在桥上,从包里拿出手机拍照!来来往的车呼啸着从大桥上驶过去,这一点不妨碍我欣赏晚霞!云霞幻化,赤红变成了粉红、柔黄和淡黄,圆圆的太阳慢慢消失了最后一道光线,天幕不知觉中变成了蓝色,最后渐变成浅灰以至于黑色!
洋浦大桥的美,美在海韵悠远。
六年前我住港区老法院职工宿舍的时,距离洋浦大桥只有2里地,经常在美食街吃饭或者溜达,去洋浦大桥的次数较多。骑着摩托车,去白马井逛一圈,吹吹海风回家。那时还没有建海花岛,就是看海、看海......坐在海岸边的水泥堤边上,看银色的小波浪拍打着黑色的火山石,看那个年轻的男子,手握着钓鱼竿,站在火山石上,不慌不忙地从海里吊出一条海鳗,看它把海鳗从鱼钩上解下来,扔在浸泡在海水中的鱼笼里。无聊的时候,捡几块石头,随手丢在大海里。有时,想起来在老家玩的“打水漂”,努力去寻找薄薄的石片,一弯腰,也能让石片贴水面乱腾三五个小波浪。
品味洋浦大桥的海韵的美事,是近年写作之后,很注重内心的沉浸、沉静和品味。冬日的海韵,退潮浅滩裸露着,湿湿的,泥泥的,滑滑的。三三两两的人如星散落在浅滩上。玩耍的、探奇的、闲走闲逛的、赶海的,大人们小孩们都在浅滩的火山石块和泥地里走来走去。
沙滩上,大人们带着孩子来挖沙坑、堆沙堡;看风景的人正在拍照,脸露微笑;半大的调皮孩子,骑着电动车在沙滩上释放多巴胺,电动车歪歪倒倒,车轮后卷起一阵沙浪;情侣携手的也有,赤脚走在沙滩上,身后留下一串串脚印……
贝壳到处都是:埋在干沙里的,埋在湿沙里的,躲在沙滩小灌木身下沙砾里的。赤脚走在沙滩,贝壳有时从脚趾缝钻过去。因为早己习见,人们对贝壳熟视无睹,都不肯弯腰拾捡,贝壳贱得可有可无。
铺一张长长的黑软垫,零食、坚果、糖果、牛奶、矿泉水、沃柑一放,心静闲坐,细品海韵。渔船,有的在近处沙滩上,静静的,仿佛在哲思,有的在远处的浅滩,仿佛沙洲的驼骆,静卧着。冬日的夕阳,温柔多了,慈怜苍生般地照着,并不耀目,而是体贴地躲在在云彩后面,偶尔地投射一些金色光柱。不知过了多久,霞光照射在浅滩上,一片片桔黄色、金色让人倍觉温暖。
天色越来越暗,赶海归来的人,有辛劳也有收获:佝偻着身子的一个阿婆,左手拎着一个粉红色塑料凳,右手拎一个小桶,一步一摇晃,踽踽前行;腰身挺直得如棕榈树的两个青年人走过来,头戴迷彩软帽,脸被遮阳的布挡住,只露出两只眼晴,他们每个拎一只大塑料桶;脚穿水鞋,头戴圆形斗笠的两个中年女人走来,一手拎小桶,一手拎一把尖嘴小镰。
昏暗的月色下,原来是渔民晚归!他们佩戴头顶灯,肩挑沉重的担子:两个塑料筐,似乎很重,压得他们身体前倾,步履沉缓。此外,他们挑了担子的肩上,还加上扛着一根有渔网的大竹竿!我为他们的丰收欣然,也同情着他们的辛劳。
洋浦大桥的美,美在活力无穷。
洋浦大桥西段、万宅村、五山街沿海边,就是大名鼎鼎的洋浦港,它在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中的作用举足轻重。洋浦港位于泛北部湾中心地带,与周边国家和地区10多个主要港口城市直线距离不超过500海里是太平洋与印度洋黄金水道的关键节点,我国西部陆海新通道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交汇的国际航运枢纽,港区海岸线长68公里,所辖海域深水近岸、避风少淤,全年可作业天数300天以上,是海南的核心港口,区内集装箱、散杂货、液体化学品、天然气等,码头泊位种类齐全,已建成泊位47个,通过能力达1.1亿吨,你看,洋浦大桥西段,码头上,集装箱起重机一排排整齐地停靠着......
洋浦大桥东段落地处,白马井镇海边生活多姿多彩。白马井地界,北边是个篮球场,南边是个带状公园,桥底也建设得干净和规整。原来篮球场空着,没有人去打篮球,现在,桥底边的路上,停满了电动车,全是打篮球的青春小伙子,喧闹一片,呼喊声音四起,热力四射!带状公园绿色草坪如毯,椰子树、榕树,还有各种热带植物装饰着美丽的公园。南边的带状公园里,还藏着一个廉洁文化主题公园。这个公园结束了白马井没有公园的历史,也算得时新景色了。
洋浦大桥南眺,海花岛如森林般的房子升起在人工岛上。夜幕降临,灯影晃在海水上。海花岛如遇大型表演或大节日,灯光秀吸引远远近近的人开车上岛去玩,白马井段路堵得厉害!据说有一年元宵节,我们在手机上都看到了表演了,想去亲临现场的人还堵车在路上,气得个半死!
洋浦大桥北眺,洋浦码头酒店、海边造船、滨海公园、洋浦文化广场、东部生活区,全在北部湾的蓝色海岸边铺陈。洋浦的热闹也会吸引白马井人来玩乐和享受。
......
洋浦大桥的美还有很多很多,它的美正等待着人们去发现。如果有时间,可以晚上从万宅村旁边的路口进去,登上高高的铁楼梯,就可以去洋浦大桥边的小辅路上走走。在那么高的小路上散步、看璀璨的灯光、吹海风、听喧闹的车声、围着玻璃观景塔走一圈并感受心跳加速以及惊声尖叫,都是很惬意的事情!
一座洋浦大桥,把洋浦和白马井紧密地联系起来,吃个饭、买个菜、走走逛逛,容易极了;你来逛我的公园,我来玩你的沙滩,也没有格外的生疏,也没有排外思想,想玩玩个够,来了都是尽兴,来了都是快乐!
生活在美景连绵的海南,生活在美丽的大海边,真是幸福!感恩上天的一切安排,感恩所有生命的馈赠,感恩所有的遇见和擦肩而过!珍惜幸福的洋浦海边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