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听书《越过内心那座山》(1)

听书《越过内心那座山》(1)

作者: N4098河南宛城 | 来源:发表于2024-07-19 19:25 被阅读0次

《越过内心那座山》的作者是伊蒂丝艾格尔,是一个匈牙利裔犹太人,今年已经94岁高龄。1944年,她16岁的时候被抓紧了奥斯维辛集中营,同时还有她的姐姐和父母,在被抓的当天,她的父母就被送进了毒气室,她和姐姐在那里历尽艰辛,受尽折磨,那里的经历给她造成了难以磨灭的伤痛。老太太的一生都在跟奥斯维辛时的经历作斗争,她说,真正给我们的生命带来持续性影响的东西,是我们自己内在的精神所建造的精神牢笼。她把这些精神牢笼分了十二个,我觉得每一位基本都跟每一个人有着相当大的关系。

攀登老师对这本书做了精彩的解读,听了他的解读让我受益匪浅。

这本书的四个心理学原则来自四个流派。第一个是马丁塞利格曼的积极心理学。积极心理学里有一个词叫习得性无助,但是还有一个词叫习得性乐观主义,就是如果我们需要在生活中学会乐观。

第二个是认知行为疗法。我们所感受的东西,并不是来自外在的事物,而是来自我们对这个事物的看法。所以,如果你希望改善你的感受,首先要改善的不是外部的环境,而是你对外部环境的看法,这是认知行为疗法的理论。

第三个理论来源是卡尔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卡尔罗姐强调无条件的积极自我关注,就是无论发生什么事情,你都应该积极的看待自己,你都应该毫无条件地爱自己,这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核心。

第四个来源是弗兰克尔的理论--创意疗法,它的核心就是每一个苦难都具备着意义,这个意义可以使得我们成为一个更好的人,或者使得这个世界逐渐变得更好。如果你找了你所遭受的这件事情带来的意义,那么你就能够忍受生活加诸你的一切。

就是这本书的四个心理学来源。

相关文章

  • 越过内心那座山

  • 《越过内心那座山》

    各位好,今天我们讲的这本书叫作《越过内心那座山》,这本书的作者今年已经94岁高龄了。我为什么喜欢讲年纪大的人写的书...

  • 越过内心那座山

    «越过内心那座山» 这本书主要围绕着四个心理学原则。 1.习得性无助。 2.认知行为疗法, 3.卡尔罗杰斯的人本主...

  • 《越过内心那座山》

    我们每个人内心都有一些被自己或有心或无意隐匿起来的心结。本书作者——奥斯维辛集中营幸存者、心理学家伊迪丝·伊娃·埃...

  • 越过内心那座山阅读随笔1

    改变自己可以改变的,接纳自己不能改变的! 即使生活充满了无数的创伤和痛苦,让你痛不欲生、悲伤难过,甚至濒临死亡,它...

  • 《越过内心那座山》解读

    这本书的副标题是“12个普遍心理问题的自我疗愈”,作者伊迪丝·埃格尔,是一个匈牙利裔犹太人。1944年,她16岁的...

  • 读《越过内心那座山》

    我是被书名吸引的,我也有内心里想要越过的“那座山“。 这本书的作者伊迪丝.伊娃.埃格尔博士是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幸存者...

  • 听《越过内心那座山》总结

    听《越过内心那座山》总结! 1,最糟糕的牢笼,是我们自己建造的精神牢笼! 2,学会习得性乐观! 3,改变自己对外部...

  • 读《越过内心那座山》有感

    文/鲁晨慧 2022.11.16 今天读的这本书叫作《越过内心那座山》,作者,作者伊迪丝·埃格尔,是一个匈牙利裔犹...

  • 读书分享:《越过内心那座山》

    《越过内心那座山》 [美]伊迪丝·伊娃·埃格尔(奥斯维辛集中营幸存者。最糟糕的牢笼是我们自己建造的精神牢笼。...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听书《越过内心那座山》(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udlh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