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浆油条原是我儿童时期标准早餐之一,那时候我还是小土胖子并未进城,牛奶面包之类的西式早点对我来说更为奢侈品。豆浆和油条一起作为早餐标配大概是条件稍好之家的情况,油条却是长久以来北方各地无论省份无论阶级无论年幼皆喜食用。我生在中原地带的小农村,小时候的早餐永远是清一色的油条或其他面点配上粥饭,不甚富足却是吃的十分喜爱和实在。关于油条的来历,一说为油炸秦桧,因其也叫做油炸鬼,其中鬼变为秦桧,这其实是百姓实在痛恨秦桧而讹传,早在唐朝诗人刘禹锡便以诗写来油条的在佳人手中的炸制过程,“纤手搓来玉数寻,碧油煎出嫩黄深。夜来春意无轻重,压匾佳人缠臂金“。油条的叫法也不同一,天津称之为果子,煎饼果子中的脆皮果子也是煎炸做成,大概是天津将小块油炸面食均称为果子,在我们当地却分为单根为油条,由面饼从中划开炸出形状为“面”字的为果子,且油条原味醇香,果子之类在炸前可涂抹红糖蜂蜜之类的“果子皮”佐味。我小时候颇喜吃果子上炸好的红糖蜂蜜,现今想来,仍不免默默的轻咽唾液,可惜进城后再未吃到脆甜的“果子皮”,此为小小遗憾。相传豆浆为西汉淮南王为母所创,《本草纲目》中如此记载:“性平味甘,利水下气,制诸风热,解诸毒。春秋饮豆浆,滋阴润燥,调和阴阳;夏饮豆浆,消热防暑,生津解渴;冬饮豆浆,祛寒暖胃,滋养进补”,我虽向来不信中医,可把豆浆作养生食品也是十分合适。
我十几年来的早餐除了牛奶就是豆浆,偶尔米粥和豆腐脑登台客串,大学时期贪图片刻温暖被窝养成不吃早餐的习惯,一两年时间患得胃病,在Z的监督下重拾早餐,当时虽有粥喝却不忘豆浆油条。期间不食油条因两个常识:一为高中化学中讲到油条中含铝,食铝过多会中毒;二是国人煎炸后从不换油,尤其是商家买卖。后来看到地沟油死猪肉之类新闻,感觉油条还是蛮让人安心的。(乱入一句萌萌哒~~)印象中最好吃的油条莫过于小时候村南婷嫂家的,味道其实已然忘记,但觉十分好吃,大概是因为童年记忆。那时候炎夏割麦时期并无机械,村中男女老幼都会繁忙一时下地割麦拾穗,全村都在忙碌之中也只有我和姐姐清闲吃着雪糕度日,偶尔我也会抱着游戏机刷着超级玛丽,对于邻居来讲夏天是“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对于我来说夏天就是孟公口中的”是时方盛夏,万物自潇洒“,后每想及此处便有道不明的内疚。白日自是忙完,傍晚归来,众人去村南婷嫂家或钱买或粮换油条,再带上几瓶冰镇啤酒,生活虽然艰辛,知足又在此刻。想来这是我爱油条的原因之一。只是牛奶面包早已登堂入室,豆浆油条还在乌烟瘴气的人行小道残喘像回忆。
豆浆油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