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早回老家,老大就嚷着说:“妈妈,那个稍微发点黑的、用手拍的那个东西叫什么,我想吃。”看来孩子只记住了味道,却忘记了名字。“那个叫扒糕,路过楚旺给你买。”
与美食有关因为出发的太晚,到楚旺时就已经十点半了,想着回来时再买吧,于是就直接回家了。一天的热闹后返回,再次路过楚旺时路边一面牌子上写着扒糕,突然想起答应孩子的事情,果断停车去买。平日里,扒糕要一元一个,我心想着要十块孩子就够吃了。老板说是成兜卖的,一兜30个,25元钱。老板挺会做买卖,过年了,买东西还要捆绑消费,不过挺便宜的,我想我是赚到了,心里美着,只等回家调着吃了。
这让我忽然想到上大学时,室友有次来我家,我说请你吃这里的特产吧,也是在这个季节。蹬着自行车,我们俩行走在这北方冬日的寒风中,脸颊生疼,但是,美食的诱惑还是让我们对前路充满期待。
来到镇上先品尝筲灌肠。筲灌肠其实就是血肠,是往洗净的猪大肠里灌满猪血,放在热水里煮熟,捞出来用蒜汁辣椒拌了吃,里面的血一定要少放面粉,温水下肠体,保证出锅的血肠软软的,口感滑嫩才好。小时候我看过爸爸灌血肠,洗肠、烧水、灌肠、煮肠,环节历历在目,我想这是对美食的怀恋吧!来到摊边,室友对这道美食不是太感兴趣,也许是女生的缘故,无法接受北方人(室友是南方人,居住在省南部,我家在北部)这么粗犷的饮食习惯,因为很多人要站着端着碗吃,这种感觉才对味!也有不是本地的食客慕名而来的,闹的笑话便是吃完了灌肠还要喝汤的。这道美食没有入了室友的法眼,只象征性地吃了两块,便草草收场。
下面便是扒糕的入场。镇上卖扒糕的有三四处,我特意选了一个口感好的地方,是一位老者的摊位,据说一辈子都在镇上卖扒糕。木质盒子,木质的两齿叉子,两摞子白瓷碗,精致的醋壶、芥末碗、小巧的香油瓶,他就坐在马扎上招揽客人。这幅画面,至今还在脑海浮荡,只是不知老者安在。这道美食再次让室友失望了,室友觉得灰不溜秋的(因为是荞麦面做的),依然在这街边摊上享用,对这卫生充满了怀疑。只是那时根本就没有门面卖这东西,只好作罢,买了一兜打包回家吃,就像今天这样。只是那时回家吃了没已不记得,倒是今天的吃了却没有那时的味道,很是难吃!
与美食有关民以食为天是经久不变的话语,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对美食的定义和期待也许只有本土人更无法抵挡诱惑吧!特别是加上吃美食的氛围更能唤醒味蕾,让食客们欲罢不能。县城里现在也有专门的门面卖筲灌肠,我去过一次,吃起来似乎缺少了一种“情调”,还是街边摊大家围着吃更有感觉吧!要的就是这种粗犷的滋味!
不知我者,怎知我那味道的独到、吃法的特别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