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本文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自摄于Austria-Innsbruck我们为什么难以改变?因为我们很难走出自己的心理舒适区。心理舒适区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一个区域,它其实是一个人应对外部环境的固有方式。即,遇到某某情况时,我更喜欢怎么做,更倾向于怎么做,更习惯于怎么做。
为什么我们难以走出自己的心理舒适区呢?因为待在心理舒适区范围以内可以给我们每个人十足的控制感,我们觉得我们对于自己的每一个行动都胸有成竹,有十分的把握,不会出现丝毫的意外或偏差或不确定因素。因此我们的精神就相当放松,不会出现压力状态下才会有的神经紧绷、精神集中甚至紧张焦虑等耗费精神的状态。鉴于我们的大脑和身体自从进化以来为了生存长期奉行的最省力法则,能省事就省事,能省力就省力,待在心理舒适区内自然是不二之选。
我们为什么难以改变?因为我们从小到大受的教育,我们的成长环境,传统习俗以及社会文化都使得我们的思维逐步形成了很多的固有模式,即防御型思维。防御型思维真是防御得面面俱到,它从维护自己目前的形象,维护自己的憧憬和梦想,以及维护自己的过往经验经历三方面着手,把我们自己围了个水泄不通。
防御型思维又分成了三派,一是僵固思维,二是应该思维,三是绝对化思维。僵固思维主要是着力维护我们自身具聪明高贵有威望等优良特质的形象,力图保护我们现在的完美形象。这种思维使我们不愿意轻易尝试,不愿冒出丑丢脸的风险,甚至认为努力是可耻的,要努力的时候都得自己一个人悄悄干,生怕别人知道自己花了功夫。应该思维则是力图维护我们想象中的事情、人、物和情境、状况等等的样子,主打的维护我们想象中的未来,包括即将发生的,离现在很近的事。要是那些事情与我们的预想产生了差异,应该思维就会让我们浑身不舒服,甚至勃然大怒,因为“应该思维”不能容忍现实与愿望的差异。
譬如说,家长们对孩子的期待,孩子没有满足,家长们就会生气,觉得孩子就应该怎么怎么样,应该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应该像什么一样,应该做什么样的事情。又譬如说一个刚开始工作的毕业生,认为自己的努力工作应该得到认可,而事实并非如此,他因此就会灰心丧气,因为这和他预想的不一样。但他若是因此一蹶不振,那实在可惜,而且从长远来看很没必要。再譬如说伴侣之间吵架,大多是因为夫妻之间都互相认为对方在某情景当中应该是一个怎样的人,应该做出怎样的行动,应该承担一个怎样的责任,然而对方没有做到自己心中想象的样子,所以双方就会产生争执和冲突。(虽然大家明知情绪化和冲动行为对自己和他人都没有任何益处,但关键时候一遇到事儿还是难以改变啊)
我们为什么难以改变?因为我们在长大以及成年后的生活过程中,对自己逐渐形成了固定的角色期待和认同,希望自己就应该是怎么样的一个人。我们对他人也逐渐形成了因人而异的特殊角色期待和要求,希望在不同的情景下,他人能够是一个怎么样的人,能够扮演一个像什么的角色。如果自己做不到,或是他人达不到,我们总是就表面的现象争论不休,这只会固化我们内心带偏光的堡垒,而不能够帮我们透过现象看本质。要是我们能从关系层面讨论,看到双方对自己和对方的角色期待的差异,再商讨出一个折中办法或解决对策,那么在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时,就可以使用事先商量好的办法,不就可以避免纠纷了吗?
我们的心理舒适区,防御型思维和对自己的角色期待,使得我们自身明知自己有诸多问题,却难以迈出改变的一步。这还不算,还有很多外在因素的干扰。
自摄于Vogtlandkreis比方说外在环境的影响。不同的外在环境会驱使我们做出不同的反应,有时一个熟悉的环境让你做出的反应完全是无意识的,因为你早已习以为常。怎么做呢?就创造一个新环境,对原来的环境做出适当改变,或是规定自己在某特定环境下只能做某一类事情,然后先迈出一步再说,获得一次小小的成功之后,再鼓励自己,慢慢形成习惯。实在觉得难以维系的话,可以寻求外援,也就是说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的,有带动能力的人帮助。
当然更好的方法是转换自己的思维模式,把自己的防御型思维慢慢转化为成长型思维。也就是说从我要逃避问题,到我要解决这个问题、我要彻底摆脱这个问题,变成我要创造的是什么。为了创造什么,我一定会遇到什么什么问题,然而解决某个问题只是我达成目的的一个手段,是得到成果的路途中的一小段旅程,而并非目标本身。这样的话在创造出最终的成果之前,我就可以获得源源不断的动力,不会因为某个问题的消失就又丧失了动力,又重新回到原来萎靡不振或是徘徊迷茫的状态,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恶性循环。
在转化自己思维模式的时候,注意运用自己的思维来区分我能控制的事情和我不能控制的事情。把注意力落到自己能控制的事情上面,做好自己能够控制的部分,也可以从侧面帮助自己摆脱防御性思维,不封闭自己,和现实保持持续的良好互动。也就是说我们能控制的就只有现在,当下。我们只关注现在当下,而不去关注不可控制的过去和未来,因此就少了对过去的悔恨愧疚自责懊恼不甘哀怨等等负面情绪,也减少了对未来的不安焦虑怀疑迷茫悲观恐惧等等负面情绪。我们的思维就像一台24小时不停的对着自己的大脑播报各种杂音的收音机,我们的情绪就是我们的思维和身体作用的产物。如果能够调整好自己的思维,让它说点好话,我们的情绪也不会那么糟,压力也不会那么大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调节和转化我们自己的思维,还不是上上之策。最上等的做法当然就是让思维闭嘴。也就是说在这段特定的时间里,你什么也不想,脑子里也没有一句话一个念头,你只是感觉到了存在,感觉到了你周围的一切,你触及的,你呼吸的,你身上的细胞们的感受……当然这非常人能做到,即使能做到也是只能持续短短的几秒钟,不过这对于普通人来说,都已经是弥足珍贵的体验了。这是一种灵在的状态。灵在的达成和保持又牵涉到了观呼吸,正念,冥想等等的自我修持。先把上面的方法练练,如果能成,再说想办法达到灵在状态的话。
自摄于the Alps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