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方进入后工业化时期以来,女性主义开始向所有现存的范畴提出了全面的质疑,这些质疑既反映出女性状况的最新发展,又预示了女性运动在新世纪的发展方向。
01生理决定论与社会构建论
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反对女权运动的人试图证明男性的攻击性和男性的统治性具有生理依据,目前所有的研究都表明,两性的认知能力只有细微的差别。生理决定论或本质主义往往导致政治上的保守态度,有女性主义者认为,生理决定论的任何形式都是法西斯主义的。
在过去的近半个世纪中,生理决定论渐渐失去了影响力,社会建构论占了上风。最初的社会构建论认为:个人是在成长过程中获得社会认同,经过社会构建后才成长为男人和女人的。极端本质主义认为,一切都是生理决定的;而极端社会建构论认为,一起都是社会构建的。前者强调天生的自然基础;后者强调养育的作用、社会条件、社会权利关系或者个人选择。
社会构建论又可以细分为:
1.性别的文化构建论:在不同的文化和社会中,性别的概念和行为规范会按照当时当地的习俗被建构起来。
2.社会角色理论:男女的心理区别来源于社会角色的不同,社会角色取决于社会习俗对性别角色的规定。
3.心理分析理论:两性之间不同的心理本质、性本质都是后天获得,由特殊的文化环境造成的。
19世纪女性主义作家伍尔夫就由社会构建论的思想,她指出,文学史上男女作品质量和数量上的差异不是生理原因造成,而是由社会文化原因造成的,因为男女两性在教育、职业和政治过程中机会非常不平等。自由主义女性主义者波伏娃说过:“人不是生而为女人,而是变成女人的。”福柯被认为是颠覆生理性别和社会性别关系的第一人,他认为性别是话语的产物,是异性恋霸权的产物。
当代女性主义陷入了一个两难的身体政治的窘境:一方面需要构建“女性”身份并赋予它坚实的政治意义,另一方面要打破“女性”这一类别和粉碎它过于坚实的历史。
02关于性别气质问题的争论
女性运动的早期要求争取男性已有的权利,要求做男性所作的事情;自1970年以来的女性主义运动转而强调男女的差异,要求争取女性的解放、女性特殊价值的实现,而不仅仅是男女平等。
在男权社会中,男女两性的差异有时被夸大,有时被否认。在性别差异被夸大的时候,就强调女人的抚育特征和不善于理性思维等特点,使性别的等级制合法化;在性别差异被否定时,就忽略女性的特殊权益和问题,诸如性暴力、性骚扰和女性对男性的经济依赖等问题对女性的伤害。长期以来,女性独特的价值一直难以实现。
关于两性之间的性别气质旷日持久的争论,集中在以下几对概念上:
1. 关于情感和理性的区分;西方传统观点认为女性天生富于情感,缺乏理性,缺乏逻辑思维能力。女性运动内部有人强调理性,有人强调浪漫。后现代女性主义出现后,女性主义者又对感情-理性这一划分本身提出了挑战。
2.关于自然和文化的性别归属;许多人认为女性更加接近自然,男性更加接近文化。不同意这种观点的人认为没什么证据表明一种性别比另一种性别更加接近自然护着原理自然。
3.关于哺乳性的问题;人们更容易把哺乳性同女性联系在一起,认为女性更适宜于从事养育性的职业(如护士,保姆等)。
4.关于攻击性问题;人们总是把攻击性和男性联系在一起,把柔顺与女性联系在一起。
5.关于公众与私人领域的划分;有一种观念认为:人类活动领域分为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公共领域是男人的活动领域,私人领域是女人的活动领域,女性主义者认为,“领域划分”这一意识形态贬低了私人领域的价值。
女性主义者认为,在精神与肉体、理性与情感、文化与自然、公共与私人这些划分中,男性总是被划分在好的一面,女性则被划分在不好的一面。性别气质的传统看法实际上是一种对女性的压制力量。玛格丽特.米德通过对原始部落中性角色考察后发现:关于性别气质的定义,实际上是由文化而各异的,是人为而非与生俱来的。后现代主义者强调男女这两种性别特征的非自然化和非稳定化,认为每个男性个体和女性个体都是千差万别的。
我们必须认识到,所谓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完全是由文化和社会构建起来的。从社会构建的观点出发,对性别刻板印象的形成原因可以从以下理论来解释:
1.认知理论;从小灌输的信息和参照体系形成了性别的刻板印象。
2.社会角色理论;社会环境强化了性别信念。
3.社会认同理论;强调动机因素,每个人都要在群体中获得正面的身份认同。
4.权力观点;个人与群体有意识保持性别刻板印象,以便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地位,压制其它群体的地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