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说过很多次。
今年的影帝之争异常激烈。
各种奥斯卡前哨站打得热烈,难分伯仲。
尽管华金·菲尼克斯呼声最高,但目前为止,众多提名里,只有金球奖中标。
包括去年的威尼斯电影节,《小丑》拿下金狮奖,大放异彩。
凤凰也并没有拿到影帝。
给谁了呢?
这部看起来「籍籍无名」的影片的主角——
《马丁·伊登》
Martin Eden
男主演卢卡·马里内利,手捧威尼斯影帝奖杯。
36 岁的意大利人。
高大,健壮,有男人味儿的那种糙帅。
如果你是文学爱好者,看到片名或许能够会心一笑。
《马丁·伊登》的原著作者是杰克·伦敦。
就是那个创造了《热爱生命》《白牙》《野性的呼唤》,能够把狼写出人物感的「野性派」作家。
如果放在当代,杰克·伦敦是妥妥的逆袭典范。
出身贫苦,14 岁就去罐头厂打工,在繁重体力活的间隙练习写作。
文笔粗糙野性,带着蓬勃强悍的生命力。
他很快爆红,成为全美畅销书作家,年纪轻轻过上财富自由的生活。
可就在最负盛名的 40 岁时,却突然离世。
服用过量麻醉剂,在家中自杀。
为什么?
所有人的目光,都齐刷刷望向了他 7 年前写的小说,《马丁·伊登》。
《美国往事》的主人公
躲在厕所就在看这本书
小说里,一位名叫马丁·伊登的年轻人,通过自学成为当红作家,却在名利双收之时跳海自杀。
前半部是杰克·伦敦的自传,后半部是对他命运的预言。
电影《马丁·伊登》把故事背景从 19 世纪的美国,搬到了 20 世纪的意大利。
故事内核并没有变。
马丁原本是个水手。
20 岁出头,健壮的糙汉子,富有男性气概。
小学没毕业,文化水平不高,有的是一身使不完的力气。
某天他在码头碰见一个少年被人欺负,果断出手相救。
被救下的少年是个富家公子,为表达感谢,把马丁带去自己的豪宅吃饭。
在那里,马丁遇上了他此生的女神,露丝。
她肤如凝脂,唇红齿白,瞳孔如海水般湛蓝而清澈。
金色的头发柔软地落在肩上,干净如天使。
露丝浑身上下都散发着优雅与得体。
热爱阅读,喜爱画画,钢琴也弹得非常好。
而且她一点没有富家小姐的傲慢,待人友善温和,笑起来的眼角里躺着蜜。
对于在底层混迹 20 多年的马丁而言,那是从未见识过的迷人气息。
他沦陷了。
不仅是对这个女人,更是她身后所代表的更高层次的社会地位与个人修养。
马丁开始「改造」自己。
每次去露丝家前,他都要提前用小剪刀剔除指甲里的污垢,用手把肥皂抹在头发上以定型。
他问她:
我想成为你这样的人
像你一样说话
像你一样思考
可我怎么才能变成你这样呢?
露丝回答:
去上学。
可马丁已经 20 岁了,连基本的文化常识都不懂。
大学招生办很快拒绝了他,甚至建议他从小学重新读起。
自尊心强烈的马丁受不了可能招致的嘲笑。
于是他决定:自己搞。
一边,他仍需要挣钱养活自己。
干着铲煤这般又脏又累还不被尊重的体力活。
另一边,他却拥有了前所未有的热情。
只要有空,他就埋头阅读从旧货市场淘来的书,从小说、艺术到哲学、法律,如饥似渴。
像一头饿了 20 年的猛兽,贪婪地汲取身边能够得着的知识。
他跟露丝保持着书信往来,开始尝试着用新学会的词汇、语法写诗,表达对她的思念。
他鼓起勇气告诉露丝,自己想当一名作家。
这在别人看来当然是无稽之谈。
要知道,几个月前,他还是个连语法都弄不明白的半文盲。
可质疑挡不住他的热情。
他兴致勃勃地创作,写小说,往杂志社投稿。
然后一而再,再而三地被退稿。
纯消耗,无收入,马丁的经济状况捉襟见肘。
他搬去物价水平更低的乡村,租一处小屋专心写作。
同时给村里人种地、喂羊、铲牛粪,填补生活开销。
但与此同时,他的精神生活高度充实。
他和露丝陷入了热恋。
从没有谈过恋爱的富家小姐被马丁身上那种英勇果敢的男子气概所吸引。
马丁也疯狂迷恋着露丝。
她不仅仅是一个美好的女人;
更是提供了另一种光明的,与马丁的底层生活完全隔迥异的美妙可能性。
终于,在最煎熬的日子里,他等来了希望。
杂志社给他寄来了出版的消息和一笔可观的稿费。
事业有了起色,未来的路似乎已经打开。
可这个时候,他却跟露丝分手了。
因为随着他读过的书越多,就越开始意识到,周围世界所存在的问题。
以往在他眼里如女神般遥不可及的露丝及其富庶的家族,其实生活细节里透露出很多虚伪做作的一面。
露丝父母表面欢迎马丁,实则内心根本瞧不起他。
更致命的是,露丝不喜欢马丁写的东西。
「太多死亡,太多痛苦了」
她喜欢那些温馨的爱情故事,给人希望的,愉悦的。
于是认定马丁的作品卖不了钱,害怕他一事无成最终娶不了自己。
在一次家庭聚会上。
愤怒的马丁直接攻击了露丝的家人,更直接骂了「脏话」。
两人一拍两散,就此别过。
同时,马丁也无法再融入劳动阶层的生活。
他发现曾一起玩耍的伙伴们,充满了无知短视的弱点。
群情激奋的罢工行动背后,不过是缺乏思考的盲从。
只为发泄不满与愤怒,在两败俱伤的消耗战之下,根本没有切实可行、能够稳定的新的劳工体系与建设性想法。
进行了大量阅读和思考的马丁,中了知识的诅咒。
他曾经热爱的底层生活和向往的中产姿态,都被击散成一堆无意义的碎片。
他再也无法用热切的目光来看这个世界了。
然而讽刺的是。
他眼中这个糟糕的世界却越来越「爱」他。
他的小说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人们将他抬上高位,捧上神坛。
前来听讲座的人能排到门口。
他开始酗酒、斗殴,毫无理由的暴怒,像个糜烂的君主。
然而这些无所顾忌的发言,嬉笑怒骂的怪脾气,反倒成为某种「个性」,更让大众崇拜。
这又加重了马丁的抑郁:
那些以前不喜欢我作品的人,现在却热衷于追捧我。
他搞不明白这种反转。
最令他不能承受的,是露丝回来了。
她声称自己一直深爱着马丁。
可马丁却看得一清二楚。
如果他没有这么成功,露丝根本不可能来找他。
她也只是贪图他名利的人之一罢了。
那个他曾热爱过的女人,那个高尚的美丽的纯洁无瑕的女人。
此刻变得令人作呕。
他四下望去,孤独透了,没劲儿透了。
义无反顾地走向海里……
露丝高尚形象的坍塌,似乎是导致导致马丁人生走向失控的直接诱因。
他认定露丝从来没有真正认可过他的作品,也并不爱他;
可问题是,他爱上的,又是真正的露丝吗?
从头到尾,他跟露丝都没有过长时间的相处。
他四处打工挣钱,后来又去乡下闷头写作,与露丝一共只有过几次短暂的约会罢了。
更别提深刻的交流或交心。
某种程度上来说。
他内心渴望的从来不是露丝或某个女人,而是一个纯白高尚的秩序。
可惜,这世上并没有如此理想化的存在。
他比一般人更为纯真和赤诚,可以为了心中的理想拼命。
而当那个理性的标志物消失时,他也就不复生存的欲望。
尽管电影插入了大量的胶片镜头与资料镜头,呈现出强烈的复古质感;
但对《马丁·伊登》故事层面的改编,却是更为现代化的。
模糊了时代背景,而更为强调理想主义的虚无与幻灭。
导演皮耶特罗·马切罗认为,马丁·伊登的故事,在现代社会经常上演。
他拿迈克尔·杰克逊做例子:
「我在马丁·伊登和迈克尔·杰克逊身上看不到有什么本质区别,后者也是来自郊区,努力达到了成功的巅峰,然后完全与现实世界和日常生活失去接触,最后迷失了自我。」
但问题就在于。
主人公心目中的理想主义到底是什么?
电影中的马丁·伊登偏激,愤世,他对中产阶级与劳动阶层都无法认同,都持反对和消极态度。
他一再强调个体,认为自己才是真正的自由主义伸张者。
但对这份没有实体的「自由」的追求最终导致他陷入了自己的理想牢笼。
这也是为什么,整部电影看下来,鱼叔无法从这个人物身上获得太多共情。
他过于消极了。
或许也是因为自身的苦难经历,加上短时间内迅速累积的知识,让他带着悲观情绪陷入那些宏大的概念中无法自拔。
本最贴近生活的一个人,最终反而在抽象世界中脱离世界,变得厌世。
他其实跟自己曾经站在台上抨击的罢工者并没有太大区别。
只在发泄,而没有在真正寻找出路。
但又不得不承认,类似马丁·伊登这样的人,今天的现实中确实不少。
在消费主义、自恋主义、个人主义等等宏大的概念里,人们画地为牢。
便捷的生活方式,开阔的社交平台,反而催生自我的膨胀。
交流本该更为紧密的现代社会,实际走向的却是越来越多人以自我为中心的封闭小圈子。
在自己的世界里,构建着完美的想象。
但想象终究只是想象。
一旦内心秩序受到外界侵犯,幻灭感由此诞生。
有时候,放下一些自我,接纳和允许灰色地带。
是对他人的宽恕,也是对自我的救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