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西厢记》

《西厢记》

作者: 风起兮云飞扬 | 来源:发表于2024-06-08 14:20 被阅读0次

   抱着看看这个传说中文辞优美生动的故事,于今年4月看完了这本书。

对于《崔莺莺待月西厢记》正面提出了“愿天下有情人都成了眷属”的主张,具有更鲜明的反封建礼教和封建婚姻制度的主题,不敢完全苟同——主要是后半段。

莺莺妈妈最开始不希望女儿嫁给张生,从父母的角度是可以理解,作为父母肯定希望女儿能嫁个如意郎君,生活无忧愁,毕竟没有较好的家境或者收入,生活肯定是一地鸡毛,爱情也会渐渐被消磨殆尽。

其次,莺莺妈妈第二次“赖婚”也情有可原,毕竟是莺莺最开始被指婚对象郑恒带来了“张生高中状元,已在京另娶”的谣言,哪个父母听了不会生气?

看完还是很佩服红娘,敢于冒险帮助男女主角各种牵线搭桥。

   看到《董解元西厢记》前三分之二,觉得张生人设着实让人喜欢不起来:

主角出场出场介绍的男主张生,人设是:“珙有大志,二十三不娶”。

实际上张生二十三不娶实际是因为没有遇到莺莺般模样大美人吧;莺莺一出场,他就见色起意了。

山寺被围:紧急时刻,张生还嘲笑焦急的众人:夫人女子,别无远见,临危惟是悲泣而已;寺僧游客,何愚之甚也!

Excuse me !就他一人临危不惧,是个大聪明!!从前到后没有哪一处看出大师夸张生的“间世之才”。毕竟真正帮助解围的是他的好盆友白马将军,他只是去了一封信。

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匪徒已围上寺庙,众人都在想如何解围,张生却以批判者的态度跟大师battle,还反问“救之何益?”,说“我虽负勇,他无所求,我何自举?” 

虽然此时他已安排冲出去的法聪去搬救兵,找他的好盆友来解围,但却趁大家焦虑不安之时谈判想要得到好处,无大义,无好心!!

“催妈食言”

虽然救兵是他的关系请来的,救兵也不是他去请的,实际解围的人也并不是他;

催妈食言后,张生生气了,难受了,可以理解,但是他却骂催妈是虔婆;下为虔婆定义

还咒莺莺一起偿命,妥妥的腹黑者!!!

崔妈不同意将莺莺许配给张生,他就一病不起,还寻死觅活,不婚的大志去哪里了???

相关文章

  • 国学经典系列之四大名剧

    《西厢记》 《崔莺莺待月西厢记》(简称《西厢记》,又称《王西厢》、《北西厢》)是元代王实甫创作杂剧,大约写于元贞、...

  • 手绘.西厢记

    《西厢记》全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又称“北西厢”,元代中国戏曲剧本,王实甫撰。《西厢记》大约写于元贞、大德年间,...

  • 明代画家仇英(款)西厢记图册

    仇英 西厢记图册(清人画) 18.5×38 cm 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 仇英 西厢记图册1 仇英 西厢记图册2 仇英...

  • 《西厢记》介绍以及昆区特色研究

    西厢记 《西厢记》原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是元代著名戏曲作家王实普的代表作品。被誉为“北调之祖”、“北词之首”、“...

  • 西厢记读后感

    《西厢记》读后感 乐逢隆 赵景深先生在《明刊本西厢记研究序》...

  • 【笔记】挑灯闲看《牡丹亭》

    古典文学中有两大爱情剧作:《西厢记》与《牡丹亭》。论名气,似乎《西厢记》更大一些,这可能是《西厢记》更贴近生活,或...

  • 西厢记—钟情

    《西厢记》全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共5本21折5楔子。作者王实甫,名德信,元代著名杂剧作家 西厢记目录: 第一本...

  • 爸爸的日记,2月7日,星期六,晴天

    今天我看了西厢记

  • 《西厢记》| 陈小花解读

    《西厢记》| 陈小花解读 《西厢记》| 陈小花解读 关于作者 王实甫,元代大都人,著名戏曲作家。他的一生创作了许多...

  • 读书一乐

    绝妙绝妙,这书看得味道。 《西厢记》果然写得好,而金圣叹批得有头有尾有理有据,才气过人,风趣无边,更使《西厢记》增...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西厢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wivq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