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西厢记》| 陈小花解读

《西厢记》| 陈小花解读

作者: 鸭梨山大哎 | 来源:发表于2017-12-22 13:18 被阅读174次

《西厢记》| 陈小花解读

《西厢记》| 陈小花解读

关于作者

王实甫,元代大都人,著名戏曲作家。他的一生创作了许多作品,比如《丽春堂》《破窑记》《贩茶船》《芙蓉亭》等,其中最负盛名的就是《西厢记》。四十多岁时,王实甫已经身居高位,但是出于对戏曲的热爱,他果断辞掉官职成为了一名专职于戏曲创作的“文艺中年”。他经常流连于各个戏楼之间,每日沉迷于戏剧钻研,一直到去世前都在从事戏曲创作,可谓一生都是“戏痴”。

关于本书

《西厢记》是中国戏曲史上当之无愧的高峰,讲述的是落魄书生张生和千金小姐崔莺莺的爱情故事。这个故事不是王实甫的原创,它取材于唐朝大诗人元稹的《莺莺传》、金代董解元的改编,以及民间不断流传的各种版本,王实甫采集各家精华才创作出了《西厢记》这部广受喜爱的戏曲作品。
核心内容
本书通过描写张生和崔莺莺的爱情传奇,歌颂了他们超越时代的一见钟情式的自由恋爱,表达出“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美好愿望。
点击查看大图,保存到手机,也可以分享到朋友圈

一、崔莺莺的计谋

这是一个非常凄苦的计谋,表面上虽说是个计谋,但实际上更是一种献身。
崔莺莺为父亲守丧,暂居普救寺中,偶遇书生张生,两人暗生情愫。无奈好景不长,土匪孙飞虎前来抢亲,要求三日之内交出崔莺莺,否则杀光全寺上下。生死关头,年仅十九岁的崔莺莺为母亲献了一个计谋,她主动要求献身,去做孙飞虎的压寨夫人,来保全母亲和寺庙中其他人的性命。老夫人坚决拒绝了这个请求,不过她的理由是:崔家是名门望族,如果莺莺被掳去做压寨夫人,那必定会辱没家谱。崔莺莺无奈之下出了一个计谋,她准备用白绫自尽,然后请母亲交出自己的尸体,所幸后来又生出一计:不论是什么人,只要有办法击退孙飞虎,就请母亲将自己嫁给他,不仅不要聘礼而且还重金陪嫁。而在整个过程中,莺莺的母亲置亲生女儿的生命安全于不顾,反而更在意女儿的名节和家族的声誉。
中国历史上对于女性的态度一直都是“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贞烈被看作对女子的最高评价。对当时的女子来说,要么就严守贞洁,万一实在做不到“贞”,那就必须要“烈”,用死来证明自己。《西厢记》能够在讲究男女授受不亲的社会环境之下,讲述青年男女私定终生的故事,这无疑是惊世骇俗的,更是开历史之先河的。

二、张生的计谋

孙飞虎包围普救寺之后,张生主动献出计谋,请自己的昔日同窗杜将军前来解救。在脱险后,崔莺莺不仅被张生的才华打动,也爱上了他的勇敢和英雄气概,两人最终陷入爱河,并且身心交融。到这里,不得不说的是,《西厢记》中大篇幅的性爱描写导致它屡屡被列为禁书,但事实上,这些描写不同于流俗的言情小说,它既精练又灵动,毫不艳俗,非常与众不同,《红楼梦》中的性爱描写就颇得《西厢记》的真传。
除了《红楼梦》之外,《西厢记》对于后世的文学也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许多文人纷纷从《西厢记》中汲取营养,将它糅合进自己的创作之中,无论是《倩女离魂》《牡丹亭》还是《金瓶梅》,我们在其中都能够清晰地看到《西厢记》的影子。
比起艺术成就,《西厢记》中体现的人文关怀更是源远流长,无论是一见钟情的爱情,还是超越礼俗的结合,甚至是对功名利禄的淡漠,都是超越了那个时代的。

三、红娘的计谋

小丫环红娘几次三番地撮合张生与崔莺莺,起到了扭转情节的关键作用。她安排两人隔着寺院的围墙借琴声传情,又为两人传递情诗,并且最终化解了两人之间的羞涩与矜持,促成了两人的好事。她不仅藐视权威,大胆地跟老夫人作对,而且也不喜欢磨磨唧唧的爱情试探,非常果断将崔莺莺推进了张生的房间。红娘的所做、所言,正体现出《西厢记》这本书最核心的主旨: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金句

  1. 只这一眼,张生就被勾去了魂魄,他对身边的小和尚说:“你看那位小姐,不仅长得美丽,而且一双小脚也十分令人心动。”和尚就问他了:“你站在这一头,她站在那一头,两个人隔得这么远,况且她又穿着长裙子,你怎么知道她的脚很小呢?”张生说:“你看这地上落下的花瓣呀,她踩在花瓣上的足印又轻又浅,一定是一双很小的脚。”
  2. 对于莺莺处女之身的描写,作者用了“软玉温香”四个字,不仅有色泽度、光滑度,甚至还有温度。对于那个最难以描绘的具体过程,作者写到“花心轻拆,露滴牡丹开”,用现代白话文翻译一下,就是说花蕊被轻轻地拆开了,露水滴在牡丹花上,它悄悄地开放了。这样羞于启齿的环节,居然被作者描写得和水墨动画一样。
  3. 中国有句俗话,“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男不看红楼,女不看西厢”,可能是因为《西厢记》中才子佳人的故事太过于动人心肠,所以怕女人们看了之后会春心荡漾。我却认为,不论男女都应该看《西厢记》,因为在这个世界上,绝对没有什么比纯粹的爱情故事更能让人在读过之后快乐无比的了。
    撰稿:陈小花脑图:摩西转述:杨婧
    5366人写了笔记
    写想法 复制 分享

相关文章

  • 《西厢记》| 陈小花解读

    《西厢记》| 陈小花解读 《西厢记》| 陈小花解读 关于作者 王实甫,元代大都人,著名戏曲作家。他的一生创作了许多...

  • 西厢记

    《西厢记》| 得到陈小花解读 关于作者 王实甫,元代大都人,著名戏曲作家。他的一生创作了许多作品,比如《丽春堂》《...

  • 《围城》陈小花解读

    关于作者 钱钟书,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位“才子型”文学家。他1933年从清华大学外文系毕业,作为最早的庚子...

  • 【历史】西厢记里有人间简介与目录

    文:七喜 【简介】 解读《西厢记》原文,销文释意。探讨作者未落于纸上的思考,尝试摸索亦有清欢亦有悲的烟火人间。通过...

  • 决策

    简捷启发式》| 陈章鱼解读 《简捷启发式》| 陈章鱼解读 建议WiFi环境下播放 关于作者 本书主要作者是德国著名...

  • 国学经典系列之四大名剧

    《西厢记》 《崔莺莺待月西厢记》(简称《西厢记》,又称《王西厢》、《北西厢》)是元代王实甫创作杂剧,大约写于元贞、...

  • 子非鱼—浅谈全国卷的红楼作文题

    全国卷的这个题目切入点很好,但对“沁芳”的解读实在有些狭隘了。 “沁芳”是宝玉《西厢记》搬来的。 而落水流红,诸芳...

  • 小园香径独徘徊

    我的小花园里有《仲夏夜之梦》《牡丹亭》《边城》《西厢记》,随便撷取一朵,都会香气扑鼻,到底有多香,我难以用词汇开形...

  • 统计学下的艺术分析

    《纳博科夫最喜欢的词》| 陈章鱼解读 《纳博科夫最喜欢的词》| 陈章鱼解读 建议WiFi环境下播放 关于作者 本·...

  • 大名陈小花,小名咪咪

    冬天团成一个猫球,夏天摊成一片猫饼,“片”这个量词可能还有点薄,毕竟有橘猫的基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西厢记》| 陈小花解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yitg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