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开始接触印象笔记是2014年,那时候因为要写读书笔记,天天写word却比较麻烦,所以想找一个软件对读过的书籍做读书笔记。当然,也包括一些写的文章,通过搜集素材进行整理。慢慢的,读了一些知识管理的书,发现这其实是知识管理的一个环节,印象笔记就是承载的工具。
知识体系的第一个环节是输入环节,包括我们看的微信文章、搜集的图片、读过的书,都可以作为输入环节,我们就可以一鼓脑的把这些资料全部放在印象笔记里面。
但只输入是不够的,要定期对其进行第一次筛选,等我们再看的时候,把真正有感觉的东西筛选出来,真正留住那些我们需要的东西。
经过第二个环节筛选完了之后,我们依然还要对我们筛选出的信息进行消化和吸收,真正把它内化为自己的知识框架里面去,而把经过消化吸收之后的重点知识、重点素材进行真正的存储,这也就是沉淀的过程,而这些沉淀会成为以后对外输出的基础,这是印象笔记所承载的重要功能。
通过印象笔记对知识体系的四个环节进行管理、辅助和支持,这就是我当时的理解。而且这四个环节也有对应的功能,如输入环节对应新建笔记、收藏功能,第一次筛选环节对应删除、合并、历史版本功能,对于消化吸收环节对应印象笔记的目录、笔记链接功能,二次存储环节对应永久存储的功能。
从这个角度来看,印象笔记可以帮助我们高效构建知识体系、强化知识管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