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的一天,夕阳在颐和园里留下最后的一撇,王朔找到冯小刚,把一个剧本扔在他桌上,说:这是刘震云写的《一地鸡毛》,10集。我觉得很好,也适合你拍。你先看看。
当时,对王朔口里的这位作家刘震云,冯小刚只有一面之缘。第一次见面就在魏公村京城酒楼,刘震云留着一头浓黑的中长发,在一群人里并不显眼。不过,他愿意相信王朔。两天以后,冯小刚有了回答:“剧本一个字都不用改就可以拍”。
这天,由王朔引荐,冯小刚正式认识了刘震云。因为合作,两个人几乎整天腻在一起,刘震云对待工作严谨认真的态度,让冯小刚看在眼里服在心里。一来二往,两个人熟了,他也学着剧组的后辈,见到刘震云就一口一个刘老师地叫。
刘老师针对《一地鸡毛》下了苦功,几番话说完,冯小刚就知道,这回算是找对人了,“《一地鸡毛》是我作为一名导演,在刘震云创作思想的影响下,创作上走向成熟的一次飞跃。”
他跟刘震云合作异常愉快,《一地鸡毛》还拿了奖,一高兴,冯小刚开始琢磨第二次合作。
1994年,在和刘震云一同参加北京青联的会议期间,冯小刚有了主意,他想把小说《温故一九四二》拍成电影。刘震云听了,不加思索婉拒了,理由是“现在时机还不成熟。”
冯小刚不理解,但他尊重刘老师。没动《一九四二》这期间,他先后拍了《甲方乙方》、《不见不散》、《没完没了》等多部优秀喜剧,一举开创中国内地电影史上的“贺岁档”,几年下来,“冯氏幽默”为大街小巷所津津乐道,广而告之。获奖无数的同时,冯小刚对《温故一九四二》念念不忘。
2000年的春节,他接到刘震云的拜年电话。在电话里,刘震云告诉冯小刚,《温故一九四二》可以开始上路了。
挂掉电话,冯小刚心情异常激动。约上最喜爱的刘老师,两个人喝光了冰箱里的啤酒,醉意朦胧中,冯小刚问:“为什么决定把这个礼物给我?”刘老师回答,因为我想进球,而你冯小刚就在中场。
电影投拍之前,公司开座谈会请每个看过小说的人发表意见,结果不容乐观,几乎每位与会者都持反对意见,认为改编难度太大。
散了会,两个人皱着眉一块坐在树下想办法。再站起来时,他们有了计划——去小说里故事的发生地河南走一遭,路上想。
冯小刚打心眼里想拍这部电影,在他看来,这部小说是一部难得的中华民族的心灵史。他对这部电影的上映也有信心,因为这是我们国家的历史,它的受众的祖先都曾是灾民。
为了获得最精准的故事细节,剧组两下河南,又先后赴陕西、重庆、山西、开罗寻根问底。采访途中,剧组在河南巩义一个村庄的教堂里,偶遇一位90高龄的名叫刘和平的老人,根据老人所回忆的亲身经历获得不少当年有关逃荒的真实信息。
1942的故事几乎全部发生在逃荒路上,150个拍摄日导演的监视器里日日都是那儿“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浩浩荡荡的逃荒队伍。2000个群演,需要40部大巴车运输;服装道具至少需要七八十个工作人员,仅群演一项费用就高达1150万元——这还不包括军队。在刘震云的剧本里,军队浩浩荡荡,坦克、跑车、卡车、吉普车,逆着逃荒的人流拥挤在路上。
组里演员为了让自己看起来像个灾民,故意每天都吃很少甚至绝食,饿到最后张国立和徐帆走台词,张国立说:“徐老师,我饿得眼冒金星。”徐帆笑笑,“国立老师,我也就剩张皮。”冯小刚说,徐帆饿到90斤再也下不去了。
电影拍了三个多月,每天风里土里,冯小刚每天带着五六百号工作人员四处辗转,所到之处,暴土扬尘,他感慨,“我拍了这么多电影,没有一部像拍《一九四二》这么困难。”
可他没想到的困难,还在后面。
电影拍完以后送审,审查一波三折。最后实在没有办法,冯小刚请了尊神,也就这样欠下一份人情。为还人情,冯小刚做了2014年的春晚总导演。
2012年11月2日审查通过的这天晚上,冯小刚喝醉了,他激动得迅速干掉一瓶酒,对着饭桌前的王中磊和王中军说,“我的好兄弟,下辈子给你们当牛做马。”
自1993年第一次读小说,到今天拍完整整过去了19年。19年,小刘小冯熬成了老刘老冯。徐帆感慨,“他跟我说通过了的时候,我就在那愣神。就觉得这几个人,在当年谈这个剧本看这个小说,谈完了,弄这个弄那个的时候,那一个个都是朝气蓬勃的。”正说着,她看一眼此刻身边的冯小刚,摇摇头:“现在都小老头了。真的,头发都白了。”
王中军盛赞《一九四二》是他所见的“冯小刚最好的电影”,并预测它会成为第一部票房单日过亿的华语电影。
2012年11月29号,《一九四二》首映。冯小刚把他整个电影生涯的初心、梦想、真爱的结晶都拿出来了。据他的助手回忆,当天冯小刚一觉睡到中午,起床后吃了很普通但充满喜庆的家常菜。吃完,他换上崭新的西装,为迎接发布会还专门理了头发。发布会后,几个人在酒店的房间里聊得很嗨,对这个即将面世的孩子,脸上都带着自信的神情。他们说,“这是一部好电影。”晚上参加首映礼,冯小刚最后一个上台,刚对着台下说出一句“感谢”就哽咽住了。
可是谁也没想到,从当日午夜场结束的那一刻起,一切都变了。
首映日票房仅2600万元,上映两天直接导致华谊市值蒸发13亿。主演张国立不无担忧地分析,“这个戏一起片,几天以后,我们就都知道票房不会太好。”
《一九四二》“沉沦”下去的同时,投资仅6000万的《泰囧》成了名副其实的黑马,票房长势喜人最终以12亿的好成绩打破国产电影票房纪录。更可悲的是,在影院看过《一九四二》的观众普遍认为电影剧情压抑,部分网友甚至发起拒看《一九四二》的活动。
冯小刚的内心受到了极大冲击。低落、烦闷、挫败、抑郁,你所能想到的任何一个悲观的词汇,在他身上都有。《一九四二》票房的失利,导致他在电影上映一年后,仍然非常痛苦。张国立想尽办法安慰他:“不要在意,可能是因为你选我选错了。”听着这话,冯小刚哭了,回一句,“不是你,是我们好像还没到时候。”
这样低落的冯小刚,让徐帆也很无助,“我不敢看到他这种时候”,她说。赵宝刚一言以蔽之:“他过不去。”
《一九四二》成了冯小刚导演史上的一个坎,一次重大挫折。2013年初,冯小刚凭借它斩获飞天奖电影最佳导演,直到领奖他还念叨,“我随随便便拍的电影,一个星期卖4个亿。我认认真真拍的电影不卖钱。我真困惑。”领完奖,冯小刚对赵宝刚说,“不兴奋,这个奖它没有意义。”
对《一九四二》,冯小刚有太多的执念。用他自己的话说,“这是上帝的召唤”,除此这个,这部电影在他导演的里程碑上具有重大意义,是冯小刚使用胶片拍摄的最后一部电影。它代表着,胶片时代的终结。
从另一个角度讲,电影是在冯小刚所说的“重庆花了一个亿”搭出来的那条街景上杀青的。一个亿。投资巨大。对此,《一九四二》执行制片人胡晓峰说:“他心里一直觉得对不起中军、中磊,觉得对不起华谊公司。”
电影赔钱以后,王中军多次开导冯小刚,“再拍新片就完了。不要再说赔钱这个事。”但他还是念叨,“晓峰咱们想一想,如果中军一个人回家了,睡觉前一想,说我花这么多钱没挣回来,心里肯定不是滋味。”他还告诉赵宝刚,“不能让兄弟赔钱,我一定赶紧弄个片子出来,都找补回来。”
2013年春节一过完,冯小刚开始频繁约王朔。不到一个月,王朔写完剧本,4月1日《私人订制》就开机了。
徐帆说冯小刚是一心特别重的人,但是筹拍《私人定制》速度极快。他是真着急了。不但着急,而且心慌,跟赵宝刚一块看样片的时,这位实力派商业喜剧电影导演不自信地问对方,“我觉得拍得挺逗的,怎么剪的时候不逗了?”
喜剧是他最擅长的类型,但此刻他却一点都不淡定。就是因为想要赚钱的目的性太强了。好消息是,《私人订制》最终票房7.1亿,妥妥赢利。
对兄弟的亏欠是弥补了,但冯小刚计较观众对《一九四二》的无感甚至是排斥。他接受杂志采访,频繁地提起“不理解”这三个字。他说,“张黎拍一个电视剧叫《走向共和》,里头袁世凯说了一句话,好像有这么一句台词,‘人民,我从来就不知道什么叫人民,我知道的就是一个一个的人’,这句话说得真对。”
他还透露自己拍完《一九四二》身心俱疲,“觉得跟这个世界没什么可聊的了。”说到底他接受不了,他拿着自己十几年拍喜剧片攒下的商业人气保了这么一部电影,就干了这么一次,结果就这样失败。
《一九四二》的失败令冯小刚对中国的观众感到失望,也让他替中国电影行业的未来充满担忧。他知道,以后几乎再没可能去碰这类题材的电影。一想到这里,他甚至开始羡慕以色列,只因为那个民族不怕拍苦难,反而希望他的国民不要忘记这些。他说,“如果在那里上映,情况也许大不同。”
为了还拍《一九四二》欠下的人情债,冯小刚去做春晚总导演这件事也让他堵心,“你要作为我的朋友、家属、家里人,不可能有一个人支持你干这个事,我自己也找不到理由干这个事。”但既然接了这摊,他又想弄出点新花样,但他太清楚中国的文艺环境,清楚自己不管多努力,对结果的预期是一定挨骂。
如果一件事注定是做不好的,谁还会特别努力地去做呢?
《一九四二》的挫败,最直接严重的后果是让冯小刚开始对自己的导演生涯感到厌倦,他认为自己“正在一个特别窄的胡同里长跑,怎么跑两边都是一个墙,越跑越窄,越跑越窄。”他说,“一年一年都在拍电影,我没有我的生活。”
就在冯小刚为电影失利而低落抑郁伤心时,徐帆一直默默地陪在他身边。徐帆是冯小刚一时兴起在1993年9月里的一天打了个电话遇上的。那天之前,两个人仅仅见过两面。
冯小刚打了那通电话也才知道,那一天,所有的天时地利人和都站在他这边。北京人艺的四层是集体宿舍,电话设在楼道里,通常情况下,那部电话永远是占线,但那天一打就通了,冯小刚张嘴就问,我找徐帆。徐帆听两声就猜出来:你是冯小刚。
多少年后,冯小刚回忆起这段往事,仍对这段巧合充满感激,他说,这是上帝的召唤。
那天晚上9点,冯小刚在华侨大夏的大堂里,等来了一头短发,穿着一条墨绿色灯心绒的背带裤,“像个打鱼的南海姑娘。”就这一眼,冯小刚知道,徐帆真正走进了他的心里。有的人,你只需看一眼,就知道她是不是你想要的那一种。
冯小刚要行动了。他叫上王朔一块去了人艺。不请自来,徐帆果然没空接招,她要去青艺看话剧。约不到,冯小刚要打退堂鼓,王朔使劲给主意,“叫她一起上车,路上不停车直接给拉饭馆去就完了。”
就这样,对徐帆以“捎你一段”为名,两个人硬把她“劫持”到了向陽屯。冯小刚合计着,向阳屯离市里远,到时候徐帆也没空回城里看戏了。
要说徐帆也真不矫情,半路发现方向不对,急得在车里破口大骂,骂了一阵不骂了,因为累了。车一停,冯小刚胆战心惊,等着徐帆“嘭”地一声摔上车门扬长而去。但她什么也没做。王朔开了个头说吃饭吧,她就跟他们一块进饭馆了。
再后来,喝多的冯小刚吐到了徐帆身上,还枕着她的腿睡了一路;再后来,清醒了的冯小刚打电话给徐帆道歉,徐帆没接这话茬,柔声嘱咐别再把脑子喝坏了;再再后来,两个人一块坐飞机,为哄徐帆睡觉,冯小刚讲了“小金鱼”“狼外婆”“狼来了”......
1999年9月19日上午9点,两个人领了结婚证。婚后,冯小刚称呼徐帆,徐老师。
这些年,冯小刚总爱感慨,“我是一个顽劣的孩子,多亏了徐帆,把我的生活领上了正道儿。”徐帆是他最亲密的人,一路走来,她见过他所有的光彩和不光彩,碰上《一九四二》这么大个坎,有徐帆陪着,也真的是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