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扇至于夏日,暖炉搁于冬夜,可当为宝。若是颠倒,冬夜的电扇,夏日的暖炉,估计没几个人会拿它们当一回事。
长平大战后,赵国摇摇欲坠。堪称战国军神的白起率军,直扑邯郸。
于此存亡之秋,赵王急着派出使者,向列国寻求援兵。而平原君作为赵王的亲信,接下去楚国求援的任务。
平原君欲从众多门客中,挑选十个有勇有谋之人,陪自己出使。九人顺利选出,但这最后一个名额,却怎么也送不出去。
平原君犹豫不决之时,一个名叫毛遂的人,主动请缨,自告奋勇道:“我愿随您一同前往”。
但是平原君看到这个自己连名字都记不起来的门客,思虑片刻,开口道:“有能力的人,便如同尖锥置于袋中,很快便能将袋子捅出窟窿,展露出锋芒,但在如此长的时间,却从未听闻先生的名气。此行危险,要不先生还是留下吧?!”
毛遂仍然坚持,回复平原君:“假若你能早日将我放入袋中,我的锋芒早已显露出来啦。”
平原君转念一想,反正九人已经选好,多此一人,少此一人,也无关紧要,就带上吧。
很快,一行人到了楚国。楚王与平原君于大殿之上谈话,平原君的门客留于殿堂之下。二人交谈许久,楚王天南海北的闲聊,就是不提援救赵国,殿下的门客们,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却无可奈何。
此时毛遂一个箭步,冲入殿中,沿阶而上,手握剑柄,怒目而视,来到了楚王面前,陈说利害。楚王看着杀气腾腾的毛遂,十分畏惧,当即答应出兵,援救赵国。歃血为盟时,毛遂用手点着其余九人:你们也算是因人成事,一起来吧。
回国后,毛遂大受奖赏,成为平原君的门客之首。而赵国在楚国的援助下,击退秦军,成功解围。只是国力凋敝,曾经的旧敌燕国又打上门来。
接到警讯,赵国上下慌作一团。有数的名将,李牧在北方代地,抵御戎狄;廉颇被纸上谈兵的赵括取代后,逃奔他国。朝堂之上,已没有可以拿得出手的大将。于是有大臣建言,派成功出使楚国的毛遂,率军出征,赵王应允。
毛遂的嘴皮子厉害,胆子也卓实不小,可在军事上,却是一窍不通,这就像让武大郎上NBA赛场,结果自然毫无意外——昌都一战,赵军大败,四散而逃。毛遂羞愧难当,引剑自刎。
当然史书中,还有另外一种说法,毛遂在战败后,并没有自刎,而是逃了回去,赵王念他曾经的功绩,仅将其削职为民,毛遂灰溜溜的返回家乡,此后一生便再无音讯。
这便是夏日视之为宝的扇子,蠢人非要拿之于冬夜扇凉;冬夜视之亲近的火炉,愚公非要把它在夏日点上,那它们最后会有何结局?!不言自明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