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穆帝永和九年,那一年是癸丑年。农历三月,我们聚集在会稽山北面的兰亭上,准备一年一度的“修禊”,祈福消灾。那一天众多贤达人士不分老幼都来了。
兰亭这个地方风景很是优美,有着崇高的山、险峻的岭、茂盛的树、整齐的竹;又有清澈的小溪、湍急的水流,围绕在我们左右,我们把酒杯放在水面上,让酒杯顺着流水流到下一个人手中。
我们排列而坐,虽然没有盛大的舞会来助兴,但一杯酒一首诗,也足以让我们充分表达幽幽心情了。
那一天,天空明亮,空气洁净,春风仿佛大地的恩惠,令人感到温暖和畅。抬头看到宇宙的浩瀚,低头看到品类的丰盛,目光在上下游动,襟怀在上下驰骋,视听的愉悦已达到极致,真是让人快乐啊。
人与人的相处,抬头低头之间一世就过去了,有的人只顾自己的打算,常在室内交谈;有的人寻求外在寄托,总是放浪形骸。
虽然取舍万殊,动静不同,但是当他们为遇到的东西而高兴,为得到的东西而满足的时候,却不知衰老就跟在后面。
等他们对所遇、所得感到厌倦时,感情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时,感慨就随之而来了。之前感到欣喜的事物,抬头低头之间,已经变成陈旧的事迹。对此还是不能不感慨,更何况生命的长短,全凭造化,自然生灭,总会结束。古人云:死与生是一件真正的大事。对此,能不悲痛吗?
每次观览前人生发感慨的缘由,和我所感慨的一致,没有一次不对着文章叹息的,却不能在心里真正明白。我也知道把死和生看作同一件事情是虚幻荒诞的,让长寿的人和夭折的人拥有同样的寿命是一种妄想。
后人看待我们,就像我们看待前人一样,这么一想,真令人心生悲怆。
所以,我们记下今天聚会的人员,录下他们所作的诗文,虽然时代不同,情况各异,但是生发的感慨,却都大致相同。
如果后人看到这些诗文,应该有所感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