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喜欢黏着妈妈,相信很多妈妈,当然也包括很多爸爸都经历过这样的事情。
Yomi一岁多的时候,真的是片刻都不要离开我。
我连上个厕所,都得开着门跟他讲话。
很多妈妈最担心的问题是什么?
我的孩子总是这样黏人,会不会以后独立性很差。如果你有这样的担心,我建议你先把这个担心放下。
其实,小孩子黏妈妈。
这是一个非常正常的事情,特别是八个月到两岁期间,他们会特别粘妈妈或者是其他主要照料人。
他黏妈妈,说明他认识到他跟妈妈的关系,他知道这个人会满足他的需要,也会在危险的时候保护他。
老这么黏着我怎么办?
我的建议是就让她粘你。
不要急着,为了培养他的独立性,急着把它推开。而是应该让他知道,妈妈是可以依靠的。
这样,他跟妈妈就建立了亲密的关系,他会把妈妈当成安全的港湾。
这对孩子的独立性发展是非常关键的。
因为这样不但不会损害孩子的独立性,相反对孩子的独立性发展是很有好处的。
心理学家哈里·哈洛曾经用小猴子做过实验。
他把一个小猴子带到一个新房间,这个小猴子很害怕地缩在一边一动不动,非常焦虑。
因为那个是全新的环境,可是当他的妈妈在房间里的时候,他就抱住妈妈,粘来粘去。
很快就不焦虑了。
然后,他开始好奇地探索这个新房间了。
人类的婴儿其实也差不多。
我请你们去观察。
很多小孩子到一个新的地方,他好奇他会玩新玩具,他还会探索这个新环境。
不过有时候玩着玩着,他会回头看一眼,妈妈在不在,看到妈妈还在,他就安心了接着玩。
这说明他们信任妈妈,妈妈是可以依靠的。
当他们认为妈妈是可以依靠的,妈妈就是他们探索世界的强大后盾。
他们对新事物都有好奇心,在探索新事物的时候他们就不怕了。
因为他们可以随时回到妈妈这个安全港湾里去。
所以粘人和独立性并不是互相对立的,相反这两者是互相统一的。
只有孩子和妈妈建立了亲密的关系,他才不怕这个新世界才会更大胆的去探索,也就是说它更具独立性。
你可能会经常犯的一个错误。
有些妈妈特别害怕孩子不独立。
他们说我希望我的孩子能够独立。
他每次都来找我玩,我都尽量让他自己去玩,或者说我想让孩子自己独立睡觉,这样可以培养他的独立能力。
这么做的结果,他们发现越这样做,孩子就越黏人了,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小孩子,他需要建立和妈妈的亲密关系。
他需要知道妈妈能够给他有规律的稳定的照料。
只有这样,他才能够信任妈妈,建立良好的关系,我们叫安全依恋。
特例:如果情况特殊,妈妈不能作为主要照料人。
爸爸或者是爷爷奶奶作为主要照料人,这样也可以孩子跟爸爸或者是爷爷奶奶建立亲密的关系,这个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一样有好处。
用妈妈来代表主要照料人,小孩子粘妈妈。
妈妈离开,他就害怕,难过哭闹,这个都很正常。因为他需要你,结果你说为了培养他的独立性,把他推开不陪他。
这些信息会让他误解为:妈妈不爱我,所以他会更加无时不刻地粘上来了,因为他需要妈妈的注意力,确保妈妈是爱他的!
我们不要在孩子需要我们的时候,
特别是0到3岁的时候,
他们还在建立跟妈妈的依恋关系的时候
去推开他们,这个绝对是得不偿失的。
要培养他的独立性,
也是要等建立了安全依恋关系之后,
慢慢的培养,
你在这么小的年纪就想让他独立,
这个也不符合他们的发展。
有一个妈妈给我讲过一个故事,
他说我们家孩子一岁半正好是分离焦虑比较明显的时候。
那么什么是分离焦虑呢?
就是孩子在这个时候,
在差不多八个月到两岁之间,
当妈妈离开的时候,
他表现得非常焦虑,会哭闹,
这个就叫分离焦虑。
是很正常的。
有一天,她做晚饭。
孩子的舅舅陪她玩,
她还是一直走到厨房,
让妈妈抱抱抱抱,
妈妈就拒绝了,
然后把厨房门给关上了。
哇!她就在外面大哭不止,
妈妈,却以为他是饿了。
匆匆的把饭做好。
孩子就一直哭,等妈妈做好饭。
抱着她哄了一会,情绪才平定下来。
建议:
当时孩子大哭,
她并不是饿。
而是被妈妈拒绝。
其实,当时妈妈应该抱她一下,
然后开着厨房门,
就开着厨房门做饭,
跟他说玩多久,
比方说你和舅舅去玩汽车,
汽车跑三圈,这样具体的时间。
他能够理解,
那么跟他说汽车跑三圈,妈妈就去抱你一下,然后再跑三圈再抱一下。
这样,孩子的心慢慢就定下来了。
妈妈断然把门关上,这样反而让孩子更加焦虑。
只有孩子认为我们是可信任的,在他们需要的时候我们会随时出现,这样在我们离开的时候,他们就可以安心,也更愿意探索这个世界,接受挑战,这样的孩子,其实才更独立。
那么怎么样既能和孩子建立亲密的关系,又能培养他的独立性呢?
我有三点建议。
第一条建议:让孩子学会自己玩。
第二条建议:让孩子知道妈妈离开是怎么回事儿。第三条建议:逐步扩大孩子的社交范围。
我们要慢慢的让孩子学会能够自己玩一会儿。
0到6个月的孩子,常常是对妈妈最感兴趣。
他们的人际互动是什么样子的呢?
他们的人际互动往往是一对,
也就是说妈妈对孩子。
妈妈对孩子微笑,说话,唱歌。
孩子就对妈妈注视微笑,咿咿呀呀。
六个月以后,孩子的手眼协调发展了。
他的手的能力也在发展,
大动作也在发展,
比如说做爬走,
那么他们对外部世界更感兴趣了。
之后可以在这一对的互动中,
会加入一个玩具或者是一个外部事物。
比方说妈妈指着一个东西,
跟孩子说这个叫什么。
我们把它叫做三方互动。
妈妈要留心孩子的眼神和表情,
通过他的信号了解,
他对什么物品,什么玩具感兴趣,
这样你就胸有成竹了。
你慢慢的让孩子学会自己能玩一会儿!
你可以怎么做,你要经常不等孩子来找,
就主动的跟他一起玩,跟他说话,
用他喜欢的玩具吸引他的注意力,
跟他一起玩他喜欢的游戏,
如果你能够安排各种有趣的游戏,
满足他的好奇心,
让他在醒着的时候,经常有事情可做,
这样他就不会觉得无聊了,
而且经常能够保持比较良好的情绪!
而且当它越小的时候,
你多花时间跟他在一起,
他就会从小学着和妈妈一起玩,
然后慢慢的过渡到怎么自己玩,
当他快两岁的时候往往可以自己玩一会儿,
而不会是时刻需要人陪!
那如果孩子到两岁的时候还特别黏人,
或者是他不知道自己怎么玩儿,
可能之前它缺少一些机会,
爸爸妈妈可以弥补一下,
专心的陪他玩,孩子们他们喜欢探索物品,喜欢游戏,很快就能学会怎么玩了。
妈妈不要黏着孩子,让孩子知道妈妈离开是怎么回事。
你可能会说依恋是孩子对妈妈的依恋。
妈妈怎么会粘孩子?
其实,孩子和妈妈他们的依恋关系,是一个双向的情感。
妈妈对孩子也有一种依恋。
不信你们问问自己,你产假结束回去上班,第一天是不是心里空洞洞的。
或者是你第一次离开孩子的时候,你会发现其实你也一样。
小孩子,你和孩子都是这个依恋关系当中的组成部分。
孩子总喜欢粘着我,怎么办?我有个朋友曾经问我,他说他姐姐外出的时候,就拜托他看着姐姐四岁的女儿。
那么这个孩子,在妈妈离开的时候一直哭,让他看电视,或者是玩玩具,或者是跟他喜欢的一个宠物猫一起玩,她一律不要就缩在沙发上,一直哭着说要妈妈要妈妈。
那我接下去就问她了她姐姐的一些养育方式,发现她姐姐其实是一个特别紧张的妈妈。
孩子的一切事物,都是她亲自照顾。
而且,是一个过度保护的妈妈。
在孩子,0到3岁之间,
从来没有离开过孩子一步。
所以这个孩子,
其实就是一个特别黏孩子的妈妈。
这样的结果就是孩子到四岁的时候,
在妈妈离开的时候,
反应这么激烈,
因为她之前从来没有离开过妈妈,
所以他的焦虑程度非常高。
所以我建议妈妈们给自己一点空间,
经常让自己离开孩子,
一会儿去看看电影,去做个头发,
既让自己休息一下,
也让孩子知道妈妈离开是怎么回事?
那么从2到3岁之间,
它可以慢慢的适应,
一般过了三岁孩子,
就不会在妈妈离开的时候过于焦虑,
反应过于强烈了。
慢慢扩大孩子的社交范围。
孩子两岁以后,他理解了他和妈妈的关系。
而且他也能表达了,
他发现有时候他也可以来掌控这个关系。
比方说:妈妈离开的时候,他可以要求说再抱一下才可以走,
或者是他会问你什么时候回来,
而且一旦它建立了安全的依恋,
他就能够理解妈妈走了,还会回来,
妈妈还是爱我的。
这种安全的感觉非常重要,
这种安全的感觉,能够在妈妈不在的时候支撑着他,等着跟妈妈重聚。
而且两岁以后,他会慢慢喜欢和同伴一起玩。
你可以带着他跟别的小朋友一起玩。
当然了,不要一下子跟很多人或者是不认识的人玩。
两岁到两岁半之间,最好是约一个比较熟悉的小朋友一起玩,让孩子们熟悉一下一些社会规则,慢慢的可以再多一些朋友。
那么他的社交范围,慢慢的扩大了,也就不会再局限于非要黏着妈妈一个人了。
之前说过我Yomi有段时间,真的是特别特别黏人。但是,我从来没有担心过,他会不独立,因为我们有稳固的关系。
逐步扩大孩子的社交范围,黏人的现象一定会过去的!
当然了,最最重要的是就是从孩子出生起,妈妈一定要给他们稳定的有规律的照料,让孩子建立和妈妈的安全依恋,信任妈妈只有他知道他永远有妈妈这个安全港湾,即使他在碰到困难的时候,他可以迅速得到妈妈的帮助,这样才能够有勇气独立的面对新世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