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本周书单-学习之道

本周书单-学习之道

作者: 精神博博 | 来源:发表于2020-06-29 09:27 被阅读0次

这周换到美国作者的书了,学习之道是由美国作者芭芭拉。奥克利所写的,书中讲述了学习的原理。从脑科学和心理学的研究出发,告诉你哪些学习方法效果好可以事半功倍,或者哪些效果很差,以至于事倍功半。

读完之后总是觉得,我要是上学的时候读过这本书就好了。

好了,仍然是老办法,把自己觉得感兴趣的三点写出来。

1专注模式和发散模式

书中提到,我们的大脑有两种思维模式,专注思维和发散思维。我们简称专注模式和发散模式。

专注模式指的是注意力高度集中,用来攻克难题,学习新知识,解决问题等等需要专注的事情。专注模式只能处理有限的事物,思维集中但狭隘。

发散模式则比较轻松了,就是我们放松的时候,休息的时候,或者你学习的时候小小的走神,这些都是发散模式。

在我的认知中,学习一般就是专注模式,而且越专注,效果越好。不过书中并不支持这种说法。书中认为,我们需要在两种模式之间进行有意识的切换,才能最大效率的提升学习的效果。

比如,在学习新的知识的时候,我们首先要先用专注模式奋斗一阵子,然后,停下来,放松一下,做点不需要那么专注的事情。或者,当你遇到一道非常难得题目,卡壳了,也停下来,出去散散步,做做卫生,弄点轻松的事情做。往往答案就在不知不觉中迸发了出来。

他说的这个其实我挺有感受的,我从小理科成绩比较好,中学还参加过奥数比赛。奥数题目有的时候是真难,自己觉得想破脑壳都想不出来。但是,经常我遇到难题了,挣扎了一个上午也想不出来,中午吃个饭,和同学聊着聊着天,脑子里也没想那到题,突然解题思路就冒出来了!

发散模式或许就是灵感的来源吧,脑子中一闪而过的念头,冥冥中幸运女神的眷顾,或许都是发散思维的功劳。不过,这种灵感来临还有一个前提,就是你得用专注模式奋斗一段时间,毕竟,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不是吗!

2工作记忆和长期记忆

工作记忆的定义是大脑中对正在处理的信息进行瞬时以及有意识加工的这部分记忆叫做工作记忆。它是一种临时的记忆,容易遗忘。而长期记忆则顾名思义,长期储存的记忆。

有的人把工作记忆比作电脑内存,可以快速调用进大脑进行处理,但关机后就被遗忘了。长期记忆是硬盘,使用时需要回想但是关机不会遗忘,总会保持。

和这个有点像,稍微有点差距,不过大家能看懂就好。

我们在学习中,主要的工作是把工作记忆转换成长期记忆。比如要求背诵。

那么怎么讲工作记忆转换为长期记忆呢?书中提到了几个方法。

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是间隔重复。

间隔重复顾名思义,就是有一段间隔,重复一次。有点像记忆曲线。就是间隔一段时间进行重复记忆。而不是长时间一股脑的记忆。

还有就是回顾学习资料,书中管这种方法叫做提取练习。就是不看书,大概回想一下刚才看的书里讲的是什么内容,能够回想起多少。或者晚上睡觉前,回想一下今天都学了些什么,挨个回想。这其实就是从大脑中提取记忆的过程,会加速记忆蛋白的增长从而增强记忆。

书中还有很多增强记忆的小技巧,这里就只介绍这两种了。

3拖延症

拖延症其实是大家都比较容易遇到的问题,我自己也是饱受其害。本来是想看书的,不知不觉就刷了一上午的抖音,什么都没干成。

我们拖延的,往往是让我们感到不安的事情。比如看书,比如运动,等等。每次想到不喜欢的事情都会激活大脑中的痛苦中枢,随意你就会自发的逃离那些令人不快的事情,逃到那些令人更开心的事情中去。

其实研究证明,令人痛苦的只是想到那些不喜欢的事情,一旦你开始做了起来,反而没那么痛苦了。

这就涉及到另一个我们大脑的运行规律,叫做习惯性动作。拖延症也是一种习惯。而习惯成自然。怎么改变这种习惯呢?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

习惯性动作包含四个组成部分:1信号2反应程序3奖励机制4信念

这里面唯一需要意志力的部分就是反应程序。

我们来分着叙述。

1信号

信号是使我们进入“出窍状态”的触发点。信号指的是外界的刺激。比如短信铃声,微信提醒,脑子里一闪而过的念头。这些都是信号。信号没有好坏之分。你对信号的反应才是重点。

2反应程序

你的大脑对信号做出的常规性,习惯性反应。

3奖励机制

习惯之所以得以发展和继续的动力

4信念

习惯的强大效果来自于你对它的信念。想要改变习惯,首先要改变自己的信念。

我们挨个来改变这些部分。

信号部分:微信响了,谁找我?原来是广告,哎,朋友圈有新动态,我看看。朋友圈这个新闻好像挺有意思的,我看看是怎么回事?这也没说清楚呀,我上微博搜搜看有没有热点。然后,一个小时就过去了。怎么样,从微信响了之后的部分都是微信响了这个信号导致的。拖延往往是一种不假思索的习惯,我们往往无意识间就开始了拖延。所以,我们要避免干扰信号过多的出现。如果我们能够阻止微信响了这个信号,那么后面的部分也就不会发生。

我比较喜欢的番茄钟工作法(网上有,可自行百度)。目前也有很多APP可以下载。某些功能强大的APP甚至可以在25分钟的番茄钟里关掉手机信号和网络,非常强大!这样可以尽最大可能阻断让我开小差的信号。

反应程序部分:我们一般的反应程序或者说是习惯是把注意力从学习转移到不太痛苦的事情上。每次得到信号,马上就开始转移。怎么改变?关键在于制定计划,培养新习惯可能会很有用。制定好计划,然后执行,一定要坚持。执行一段时间后可以进行反馈,然后根据反馈调整或不调整计划。完成计划后再去享受成功的喜悦。但是别想一天就培养出新的习惯。坚持然后再坚持,把目标拆分成小目标,都有助于我们完成计划。

奖励机制部分:完成计划后奖励自己。大家都知道游戏很容易让人上瘾。其中的机制就是奖励。有些是固定奖励,有些是不固定奖励。往往不固定奖励更容易吸引人。习惯的强大之处就是它能造成神经层面的欲望。而想要克服以前的欲望,就需要来一个新的奖励,才能养成新的习惯。所以,探索自己的奖励,适合自己的奖励。

我对自己的奖励很多,小到看会书(看专业知识之外的书对我来说是一种放松方式),大到给自己买喜欢的东西(有时候我会把我的愿望单写成小纸条,扔到箱子里。每完成一个阶段任务就抽一张出来,营造不固定奖励的机制)。不过我最喜欢的奖励是如果今天完成了计划而且还做了许多计划外的事情,晚上就奖励自己一根猪尾巴,真是太好吃啦!

信念部分:信念在改变习惯的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部分。金一南教授讲党史的时候曾说过“大部分人因为看见而相信,有些人因为相信而看见。”

我们需要的就是因为相信而看见。我们只要对新习惯的效果坚信不疑,必然能够帮助我们渡过难关。

这里推荐一个方法叫做“心里对照”

就是把你希望达到的目标想象出具体的画面,脑子里有激动人心的景象。然后和现在的生活做对照,告诉自己,希望就在前方。

书中举了很多学习的例子,还有学习的方法。这里只是写出了一些我自己感觉很感兴趣的地方。其实我感兴趣的还有很多,不过因为只能写三点,就把这三个挑了出来。推荐大家自己读一读,收获会很多。

相关文章

  • 本周书单-学习之道

    这周换到美国作者的书了,学习之道是由美国作者芭芭拉。奥克利所写的,书中讲述了学习的原理。从脑科学和心理学的研究出发...

  • 《学习之道》:每个人都能提升的学习力。

    / 阅读《学习之道》 / 书单来源:二三书单 【作者简介】芭芭拉•奥克利(Barbara Oakley)现为工程学...

  • 阅读成长图鉴‖【学习】主题阅读周书单①

    【书单--学习】 1.《如何高效学习》2.《学习之道》【阅读时间】2018.9.10-9.16【阅读建议】1.阅读...

  • 本周书单-学会学习

    学会学习这本书是日本教育学家斋藤孝的作品,文章通俗易懂,伴有大量示例来论证自己的观点,推荐阅读,尤其是小朋友都可以...

  • 2017年目标阅读200本书单

    2017给自己定个小目标,挑战阅读200本书,现列出书单60本,边看边增加书单! 1.学习之道 ‌2.精力管理 ‌...

  • 干货:巴菲特PDF书籍01

    书单(PDF电子书)01.奥马哈之雾:我们是否误读了巴菲特(高清)02.巴菲特之道 学习篇(高清)03.巴菲特之道...

  • 书单| 这就是学习之道

    【书名】《学习之道》【作者】芭芭拉·奥克利【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页数】P304【推荐指数】★★★★ 对于“学习...

  • 《学习之道》预告

    《学习之道》预告 看看这几点,你也可以做到轻松学习各位书友大家好! 本周由我给大家领读《学习之道》这本书。在当今这...

  • 5.0践行第十周总结

    5月21日--5月27日是5.0践行的第十周。以下是本周的践行总结: 1、学习方面:本周学习正常。 《学习之道》已...

  • #每月读书#2017.7

    书单列表: 学习一定有方法 《学习之道》 1. 整体学习与渐进学习:整体学习太在意每一次胜利,经不起失败的打击;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本周书单-学习之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wonf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