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非首发,文责自负。
![](https://img.haomeiwen.com/i29675729/3c846a99a97ddc57.jpg)
这个年,如果要用一句话来形容的话,我会选择这段时间火遍朋友圈的那一句“去有风的地方”。有风的地方,多么虚幻的描述,无形无味,无色无物。可在我们心里,它形态万千,它色香四溢,它有河流的柔软、青山的妩媚,它有天空的辽阔,星辰的闪烁,它有一直等着我们拾起的风帆与船桨,护送我们启航或归航。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处有风的地方。于我而言,故乡便是。
今年春节是在老家过的。回程极快,是这三年来唯一一次说走就走的回乡之旅。进入小区时,保安问我们找哪一户人家,我很大声地说:“我们回家。”保安笑了笑,开了门,没有问我们从哪里来。车开进小区停车场时,有种飞翔的感觉。
回到家,窗明几净,空气清新。显然,小叔子两夫妻已经提前过来帮忙打扫了卫生。以前如是。两个三岁小儿在只有一排沙发的客厅里热烈地欢呼着,奔跑着。的确,深圳的房子太小,自由奔跑是一种奢侈,老家的房子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满足这种奢侈之举。心底的放松往往缘于脚下所站立的地方,躺在沙发上,看着窗外的阳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幸福感自心底蔓延至身体的每一处,一个声音在眉眼处响起,我回来了。
把东西收拾好,便奔赴下一站。狡兔有三窟,我们也有——吃在婆家,玩在娘家,睡在自家。故人旧物在我眼里只有亲切,但在两个三岁小儿眼里,全是新鲜。他们以最响亮的笑声、最用力的蹦哒表示心中的喜欢与欢喜。他们喜欢妈妈最为在意的人和物,我便陶醉于他们的欢喜之中。好像找到了某种链接,把人到中年的我速递回童年,回到小时候一惊一乍的初见里。
关闭了闹钟,冷落了手机,模糊了时间,我们回到了最原始的生活状态。累了找地儿睡,醒了找地儿吃,睡饱喝足便找地儿玩,生活变得闲散而随意。
没有了各种码的束缚,我们成了脱僵的野马。翻山寻岭,穿林过江,是佳肴。逛花市,买新衣,是甜点。与朋友交,与亲人聊,是良药。每天都有新鲜的人和事出现,每天都有预期或超出预期的遇见或重逢,每天入睡时都会觉得,这真是美好的一天。
这样的日子,无疑是简单而快活的。
却做不到乐不思蜀。
每次与亲戚或朋友说再见的时候,总觉得还想再说点什么。每次告别一片花海或一段河流的时候,总觉得有隐隐的不安潜藏在心里。
我在担心什么呢?
在一次又一次回忆多于展望、唏嘘多于展现的唠嗑里,我找到了答案。我担心有些话题要间隔三年才能续上,我担心想念的人还未见就已无法再见,我担心今日的约定在无法预知的明天里变成了空空的诺言。
许是这份担心在作祟,过年间带着孩子吃了许多杂家饭。每次受邀时都生怕麻烦到主人家而拒绝,对方总会说上形似的话:“三年了,还有机会麻烦彼此,是一种福气啊!”心有戚戚焉,便不再推辞。
落座起筷,伴着熟悉的家乡味道,再次谈及故人往事,便越发觉得眼前这一顿饭弥足珍贵。能围坐在一起吃饭的,都是生命中最在意的人。吃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一起吃饭的人。
人齐了,吃什么都香。吃吃喝喝,说说笑笑,这年,便是好年!
时隔三年,乡音未改,故人安在,景物如初,情分如旧,这样的地方,便是有风的地方。
它可以安放我们内心深处汹涌的激流与厚重的念想,也可以拥抱我们内心深处无尽的落寞与浅长的忧伤。无论时光如何变迁,无论我们去往何方,它一直在。
不能至时,心向往之。若能去时,万里不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