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奇葩说》的一个辩题——父母该不该教哥哥姐姐让弟弟妹妹。其中以春晓、谢楠、胡可组成的妈妈辩手团支持“不该教”,鼓励孩子应该自己学会处理问题。观看后深受启发,有如下思考。
一、准确沟通重要,理解事物本质更重要
这就需要学习。“舍得”的字面意思是有舍才有得,或者先舍而后得。为什么会先舍才有后得?以往也只是懵懵懂懂的了解,并不知道其中的本质含义,在实际生活中也不能有效的运用。
其实中国经典著作道德经,关于这个问题就有明确的解释。《道德经》第67章中提道,道有三宝,分别是“慈、俭和不敢为天下先”。其中,“不敢为天下先”就有“舍”的意思,也有“让”的味道。意思是,凡是功名利禄都应该最后享受,不争功,不夺利,然后才能成器长(领导者),别人才会追随你、拥护你。可以说,让的本质是通过礼让这种行为,循序渐进地积攒群众基础,从而达成你需要达成的目的。但我们现在多数家长或大人们,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并不真正理解其中的道理,只是隐约感觉“利他”比较重要,没有用身边的实例为孩子解惑,也没有使孩子在实践美德获得幸福。要么,简单粗暴结出裁决——大让小、兄让弟;要么,以简单承诺暂时化解纷争。这就使施让方觉得不公平,内心深处会抵制这种“让”,更不能体会“让”带来的美好,也就不会养成真正的美德,总有一天不会“让”。受让的一方也没有体会到对方真诚的让,反而学会了一些小聪明,在下次争执中通过吵闹直接获利。
“谦让”还有什么本质作用?辩手谢楠还有句话说得非常好:“谦让代表心中的不忍,所以我们鼓励去让。”这是典型的学习和实践后而产生的认知。那我们也会理解,作为妈妈,谢楠她本身理解了“让”字背后的另一个重要概念,即“同理心”。就是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同理心不是同情心,不能等同,更不能混淆。而同理心这个东西,与生俱来,作为家长,就应该学习正确鼓励和持续激发孩子们的同理性。
所以,做任何事,尤其是教育,不能简单粗暴,需要持续学习、理解本质,有针对性的去解决现实问题。
第二,从家庭开始,从小开始,学会处理冲突的方法
让的对象开始是物质类东西,但发展到后面,可能是工作机会,可能是爱人,可能是生命。在面对底线或其他更重要的选择时,孩子能否承受“让的结果”,从而避免更大的冲突,这点一尤其重要。孩子们在争的过程其实是一个学习处理冲突的过程,如果在家里学不会处理冲突的方法,那进入社会,结果可想而知。
所以,要鼓励孩子自己去选择解决问题,而不是被动等待父母裁决。当两个孩子争玩具时,父母要做的仅仅是按下暂停键,制止冲突,缓和当事者的情绪。好的方法是,要求双方各自阐述争执的原因和理由。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会静下来。所谓,静能生慧。我们都有过体会,当愤怒的情绪爆发起来后,如果当事人能够冷静三秒钟,说话或办事的结果会完全不一样。孩子也是如比,在阐述理由的过程中,理智就会发挥作用,孩子自己通常能够认知和深入理解“先后”、“好坏”这些概念,其中有可能做出让步,让步中他也会进而明白自己的底线和原则。倘若仍然争执,那父母的做法是,兄弟俩同时放弃这个玩具,各自选择其他玩具。至少双方知道,父母当下的做法是公正的,来自父母的关注是一致的。结果显而易见,从小就要学习和掌握与人相处技巧,进入社会后,应对冲突、处理矛盾的技能也不会差。这也是我们每个人一辈子,持续需要学习和磨合的技能。
第三,在学与思的实践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论语•为政》篇讲道:“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读书不思考,你会越来越糊涂,有了问题不去学习解决之道,你会更加迷茫焦虑。而解决问题,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提出问题,参与讨论,在实践中解决这些问题。
还是那一期奇葩说,正方辩手陈铭在准备的辩题过程中提到过两个方法。一是从书本上学习,通过向发展心理学方面的专让•皮亚杰,劳伦斯•科尔伯格的理论入手,理解导致孩子行为背后心理学原因。二是向实践方面的专家咨询,请教0到18岁参与实践教育方面的辅导老师。答辩过程提出了2个强有力的观点:一是教育过程中最重要的理念、最科学的做法是“能否制定长期有效地公平规则。”这也是多数父母与孩子不能友好相处的直接因素,公平和长期都做不到。二是教会孩子区分视角看待问题。现场画图,让观众理解:说明2岁以前的孩子只会以自己的视角看待问题。但同时一针见血地指出父母没有真正教会孩子“他人视角和同理心”这2个基本技能。很多孩子以自我为中心,18岁甚至30几岁、40几岁,仍然站在自己的视角看待问题。熟悉奇葩说的人们都知道,陈铭是《奇葩说》上期冠军,高手中的高手。即便强如陈铭,仍然需要团队协作,甚至在辩论现场,不断提出问题,并学习解决问题之法。这真的需要我们普通人学习和借鉴。
社群讨论可以有效解决思而不学的问题。想想我们平时遇到的问题,往往因问题解决不了而产生焦虑,进而对某一方面失去信心和前进的动力。这就是“思而不学”的直接表现。以往我们归结原因,可能会归结到一个“懒字”,然后就没有然后了。现在我们拆解这个问题,其实有两点:一是信息获取制约了问题的解决。一个大的问题,往往由诸多小问题集合构成,而解决这些小问题,通常需要大量的信息和资源,一个人信息获取渠道有限,就可能就会被羁在一个小问题面前停止不前。二是没有有效反馈,不知道问题解决的进度和程度。甚至解决问题的方向发生偏差,自己也不自知。相反,如果在一个社群中,如果能够积极参加讨论,这两个问题就迎刃而解。关于方向问题,有人试错过的路你就不会再走,蚂蚁寻食就遵循了这个原则。关于信息获取问题,先不说人多力量大这个事,显而易见。参与讨论,还有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能够把小问题再次拆解,直到拆解到你可以解决的程度。这个时候你一定乐意去解决这个问题,兴趣就这样被调动起来了。
古人讲,人之生也,初若无一能,其卒也无所不能。人一生就是学习的一生。在这个过程中,教育作用举足轻重,而且教育本身就是一种学习,既要解决学习态度问题,也要解决学习方法问题,更要激发求知欲望。这就需要我们参与教育的每一个人,养成坚持不懈学习的习惯,最终体会到孔子所持的观点“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教育也就会变得使人愉悦,另人幸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