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作品,文责自负。
此番出游,我一般选择靠近车站五百米范围的旅舍,干净,有独立卫浴即可。
下午到了襄阳,沐浴换衣,还把前几天换下的内裤袜子洗了,准备在襄阳住上二三天。
临近六点才出门吃晚饭,信步走到附近一家饭店,环境蛮整洁,邈似卤菜蛮有卖相。
于是入内,点了卤菜拼盘,素菜(冷菜)拼盘,啤酒。和服务员交谈中,明白襄阳生活习惯和南阳相似,语言也是以豫地为主,和武汉话大相径庭。
饭后散步,倒是发现一个现象,整条街上前后约五百米,居然有寄买典当之类十几家,确实令人深思。
次日依旧起早,买了牛肉包子,顺便兑换了零钱,乘车投币之用。约五六站,过了汉水,遥遥望见古城墙和鼓楼,巍峨雄峙于汉水之滨。
当年蒙古人攻打襄阳,重兵云集,竭尽全力费时六年未能破城。其时,大半个欧洲已在蒙古人铁蹄下俯首称臣,欧洲重甲骑士在蒙古人的复合弓前,如纸扎的灯笼,不堪一击。
积弱闻名的南宋,居然打出了血性,让华夏文明火种得以延续六年,堪称奇迹。
襄阳城能够坚守,军民一心是首选,另外,城高墙厚,汉水为屏障,其宽有一百五十米,恰好在投石机攻打范围内。南宋工匠制作的投石机,威力不是野蛮人能够想像的。
当年投石机发炮发出的震天巨响,早已消逝于历史长河中了,惟有城墙鼓楼寂寂无声,沐浴于晨光暮霭里。(对襄阳的最早认识,依旧是儿时小人书,刘备马跃檀溪而得知)
出了古城,乘一路去岘山。
岘山不甚高,却因众多名人雅士登临赋诵,名闻天下。刘玄德马跃檀溪,亦是发生于此山。羊祜的堕泪碑,杜预的沉潭碑,刘表和杜甫的墓,皆赋予了岘山深厚的文化色彩。
下了公交,沿岘山小路上山,步行约一小时,至习家池。
园内溪水淙淙,林木翠郁,石墙壁上,众多文人墨客赋诗题词,满目琳琅。凉亭小憩,听泉水琤琤,宛如鸣琴,清风徐来,先前上山的燠热已一扫而空。
在街上,公交车上,公园里,襄阳女子较南阳,商丘诸地女子,多了一份秀丽,许是汉水润泽的缘故吧。早在《诗经》里,就有诗篇描述汉水女子。
《诗经 汉广》:
南有乔木,不可休思;
汉有游女,不可求思。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汉之永矣,不可方思。
昔年初次读到此诗时,尚是青春年少。当时觉得莫名思慕,心向往之。
半甲子弹指而过,今日徜徉在汉水之滨,江风拂面,却不见伊人袅袅,唯有岘山隐约,汉水汨汨……
回到旅舍,洗澡换衣,稍事休息后,出门觅食。信步而走,无意间发现一家新疆烧烤店。
入内点了羊肉串,羊筯,羊排,羊腰,外加一瓶大乌苏。杯盘狼藉后,扫码离店,入水果店买了葡萄,回旅舍啖之。明天早上车发古城荆州,欲抢在东吴吕蒙之前进占此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