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地坛》是史铁生的“灵魂自叙传,是他关于生命的独白”,他以充满诗意的语言、发人深省的哲思,展现了他过往15年的生命感悟。这是一个被命运打倒最终又站立起来的人与一座古园的故事。史铁生在其中记录了他与地坛的相遇,以及在地坛中的所思所想。地坛就像是一面镜子,看形形色色的人,感悟的却是自己的命运。这些人的生活看似是陌生的,实际上,他们对待人生的态度早已凝结成强大的精神力量注入作者的灵魂。向死而生,看透生活后继续热爱生活,便是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所灌注的理想主义。
21岁的史铁生“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该如何面对生活中的苦难?在轮椅上,史铁生用了很多时间来思考,经过漫长的煎熬,他想明白了:“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这样想过之后我安心多了,眼前的一切不再那么可怕。”而如何活,是史铁生终其一生都在追问的问题。当跳脱出个人的遭遇和命运后,他将目光投向周围的人群——他的母亲、爱唱歌的小伙子、中年夫妇、长跑者、漂亮而不幸的姑娘……乃至全人类的命运时,他发现,生命本就难以圆满,生命的意义就在于抗争,只有勇敢地面对命运的残缺,挑战命运,才能体现生命的价值。对于史铁生而言,他抗争的方式就是写作——“活着不是为了写作,而写作是为了活着”。他以独特的写作方法、极其平实的语言和冷静深刻的思考,将人类在困境中的挣扎和抗争结合起来,将笔触伸到一个特殊的心灵角落,抵达普通人所难以企及的精神高地。
对于地坛,史铁生认为是一个失魂落魄的人遇上了一个被世人遗忘的园子,“我常觉得这中间有着宿命的味道:仿佛这古园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如此相似的命运,促使史铁生停留于此,展开关于生命的思索。在作者笔下,“地坛”这一意象远超出其本身的意义,那里不仅仅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是“投靠安静,走回生命的起点”的心灵皈依,更是打开史铁生精神世界的一把钥匙。“地坛”如同一位可以探讨生命的智者,在与其无数次对话中,史铁生艰难地做出自我剖析与反思,从而获得了直面缺陷的力量。
在这本书中,史铁生写地坛来往的人,写母亲深沉的爱,写在苦难中挣扎沉浮的点滴……字字句句都是他对生命的体悟,是他对战胜苦难的理解与追求。“那时她的儿子,还太年轻,还来不及为母亲想,他被命运击昏了头,一心以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那些昏暗的日子里,史铁生以自己的苦难为世人思索着“生与死”的沉重问题,而他的母亲,以加倍的沉默和痛苦推动着他向答案靠近,这种爱支撑着对生命的不屈信念,寄托着人类辽阔博大的爱愿。
对母爱是最无私、伟大这一点,史铁生有着深刻的体会。在“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每次我要动身时,她便无言地帮我准备,帮助我上了轮椅车”“母亲仍站在原地,还是送我走时的姿势”,这些平静如水的文字中,我们看到了蕴含着饱满充沛、无私伟大的情感。作者并没有肆意地宣泄自己的感情,也没有为母爱冠以宏大的命题,他仅仅是以一种内敛、安静的语调述说着母亲为自己做的一件件小事,塑造了一个默行的母亲形象,给读者带来了极大的心理触动。
读完这本书,我感触很深。人人都希望自己过上更好的生活,过得舒适快乐,然而生活并不是一条康庄大道。更多的时候是一条布满荆棘的崎岖小路,很多人在这条路上遇到了困难,不仅无法跨越,还会不自觉地陷入一个可悲的怪圈,把大量的时间花在抱怨上。快乐还是痛苦都是生活的一部分,只有调整心态才能减轻痛苦,享受快乐。坦然面对困境,积极解决问题,随遇而安便是心灵之安的结果。无论在什么样的环境里,均能安然若素,方可心无烦忧,一心做自己应做或爱做的事,即使身处泥泞之中,仍能遥看满山花开。不懂得处泥泞之中而遥看山花烂漫的人,并非为泥泞所累,而是被自己的心态所累。
那么,就让我们像史铁生一样。苦难既然把我推到了悬崖的边缘,那么就让我在悬崖边上坐下来,顺便看看悬崖下的流岚雾霭,唱支歌给你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