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晚上和朋友出去吃饭,坐在我们的邻桌的是一对年轻的母子,还有母亲的一位朋友。从落座的那一刻,邻桌的小男孩儿就吸引了我们的目光,他看上去有五六年级的样子,满脸的疲惫,坐在桌子的一角,埋着头在那里写作业,一桌子丰盛的美食好像都不能提起他的食欲,偶尔夹一口菜放在嘴里。
朋友说:“现在的小朋友真辛苦,加班都加到餐厅来了。”
他妈妈在一旁和那个年轻的阿姨抱怨:“你说这孩子,今天在外面上了一天的课,晚上才想起来周五老师在学校留的作业还没有写完。”
原来小男孩奋笔疾书,是为了明天周一上学时按时交作业。两天的周末,没有写完作业,并不是因为自己贪玩,而是因为周末课外补习班排的满满的,占用了他写学校作业的时间。
我和朋友不禁感叹:这不是得不偿失么。看他疲惫的样子都可以想象出他上补习班时候的状态。我和朋友的聊天话题,从双十一的囤货转到了小孩子的教育上。
朋友说:“现在这家长们,可是不得了,比着给孩子报补习班。我单位同事王姐的女儿今年读初中二年级,班里的同学几乎全报了补习班,为了不让孩子落下,王姐也把女儿的周末安排的满满的。几堂课又不在同一个地方,她和爱人轮班接送孩子去课外班,家里只有一辆车,到谁“值班”谁开车。我们时常听王姐抱怨:这一到周末啊,比平时上班的时候都忙。”
很多家长把报补习班当成了盲目的攀比,却忘了,学校才是提高成绩的主战场。在学校上课不认真听,周末忙着在各个补习班穿梭的孩子,补习班最喜欢了。孩子们觉得有东西没学到也无妨,可以周末的时候在补习班找齐,从而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开家长会时,家长们聚在一起会讨论你家孩子周末上啥了?你家孩子报了几个班啊?家长们都不吝啬在孩子身上“砸钱”进行教育投资。可是投资却往往和收益不成正比,孩子们每周上六七个课外班,弄得比成人还忙,牺牲的却是无法挽回的快乐童年。
最终,大多数上补习班的“投资”都会变成一种盲目的消费,消磨着家长的精力,也消耗着孩子有限的童年,这都源于我们的“投资”没有基于投资最根本的环节孩子的意愿以及需求。
很多事实告诉我们,请名师、找路子安排好各类辅导班却不利于孩子自主学习精神和学习兴趣的培养;为上重点小学买花高价买学区房,却发现就近入学更利于孩子得到充分休息;千辛万苦把孩子送出国却大大忽略了孩子的心理负担。但很多家长还是愿意在漫长的子女教育上跟着大众的脚步,不掉队,因为在他们看来,只要花了钱、投了资,让孩子忙起来,就会少一些让自家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风险。
回想十多年前的我们,每逢周末想的都去公园踏青、去操场上放风筝,记忆里充满着蝉鸣蛙叫、荷塘蝶舞,我们没有上过连轴转的课外班,也没有接受过所谓的名校老师辅导点拨,如今也都成长起来了。这可能就是所谓的每个时代的特色,在这个时代里成长,就要跟随时代的脚步,但终究还是要有自己的原则。自己的选择,适合别人的未必适合自己,自己坚持的也未必是错误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