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简兮笔谈】史上最动人的职业:采诗官

【简兮笔谈】史上最动人的职业:采诗官

作者: 简兮笔谈 | 来源:发表于2018-08-04 09:37 被阅读88次

首先声明,本篇内容,愚不知作者是谁,特此致敬,学习并收藏。

每次读到这篇内容,都特别的敬仰并感动。希望哪天能做一场春秋大梦,梦里能布衣草鞋,穿街走巷,去干一干这件营生!

所有和文化有关的职业中采诗官是他们中间最古老,同时也是最具有文化品位的一种。在遥远的周代,他们的身影就已经出现在了中原的大地上。

诗经是怎么来的?

这是一些辛勤而称职的蜜蜂,只不过,蜜蜂采的是花粉,而他们采的却是和花粉一样美丽动人的民歌。

我们的老祖先要比我们这些后来者更开朗和开放,这倒不是表现在他们有一夜情或是网上性爱什么的,而是他们大多开口就能唱出美丽的歌谣。我们今天称道不已的《诗经》,其中最精彩的部分是《风》,又叫做《国风》的,也就是我们的祖先当年在田间地头劳动时随口唱出来的。就是这些心口唱出的民歌,为我们这个民族文化中最深刻的沉淀

我们今天之所以还能看到它们,这和采诗官的劳动分不开。当时是,一个个有深厚文化素养并且深怀敬业精神的采诗官,脚步矫健地行走在笔直官道上,他们的手中摇动着一只木铎发出清清的脆响,一直穿越了官道旁的小树林和小溪流。那些在田野里唱歌劳作的父老们听到了这木铎声,他们就愉快地知道:那位头发过早花白的采诗官来了。如果他们最近有什么新歌,他们就会放下手中的农具,大而客气地招呼采诗官。

采诗官于是走近这群农夫,和他们一起坐到柳树的浓阴下,请求父老将这些新歌唱出来。而他,则用一柄锋利的小刀在竹简上吃力却飞快地记录着

这是一个以诗歌的名义走遍天下的工作,采诗官走向民间总是如同蜜蜂飞行在花丛中一样深受欢迎。民间的疾苦往往通过这些民歌的形式直接被周王及其他诸侯所了解,采诗官在属于他们的时代里,事实上担当了国家民意调查员、新闻记者和国家诗歌记录者的重任

可惜,我们无法知道这些采诗官的名字,他们已经在历史的深处浓缩为一个名词,我们无法看清他们的脸,那些来自春天的脸,来自乡土的脸和来自一眼深澈古井的脸,他们该有着怎样一种动人的光辉。

不清楚这些采诗官的薪水是否丰厚,但他们必须由文化人来担任。他们的这种忠实的记录,显然是深受人民欢迎的。采诗官来到村庄的日子,往往就是一个节日。村民们也许会备了酒,用过年时留下的半只风干的羊腿欢迎他们。他们甚至和许多个村庄的女子有了爱情的第一次抵制第N次亲密接触。

回到王城,上古的简陋王城,采诗官将在一炬豆火下整理那些似乎还散发着乡土气息的诗和歌,他们不知道,他们在那些沉沉的夜里刻下的象形文字,将会成为一个古老国度的文学的源头,正如蜜蜂在采花的时候也从来没有想到过,它们会带来一个声势浩大的人间的春天。

相关文章

  • 【简兮笔谈】史上最动人的职业:采诗官

    首先声明,本篇内容,愚不知作者是谁,特此致敬,学习并收藏。每次读到这篇内容,都特别的敬仰并感动。希望哪天能做一场春...

  • 采葛--《诗经》里的情话我最爱这句!

    《诗·王风·采葛》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 转载| 钱穆:读《诗经》(下)

    十、采诗与删诗 继此又当辨者,则所谓采诗之官之说是也。夫苟有采诗之官,其所采、宜以属于列国之风者为多。顾何以于西周...

  • 诗三百

    古有采诗之官

  • 采诗官

    (1) 阳春三月,缕缕桃花香。 村子里来了位白头老翁,估摸着已是知命之年,他身子骨依旧硬朗。在乡间小路里游走,没有...

  • 歪说汉乐府(1):大风起兮云飞扬

    《诗经》系列的收尾我们讲到,春秋后三百年,大汉的采诗官,才重新摇起了木铎。但没有采诗官,不是没有诗。 说到大汉,绕...

  • 西周采诗官

    装正经这种事我很有一套。我的两只眼睛距离很宽,虽然不大,但是形状饱满,看上去像蛾蝶类昆虫翅膀两侧对称的斑点。假如我...

  • 叙情

    爱恋 1,【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以夸张的比喻,表达了对意中人的强烈的相思之情。《诗 ·王风 ·采葛》:“彼采葛兮...

  • 诗经

    采葛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采:采集。葛...

  • 梦兮笔谈 -

    好久不见,最近还好吗? 我很好,你呢? 我还不错。啊啊 第一章生活 第一章生活 最近总是提不起精神,好像对一切事务...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简兮笔谈】史上最动人的职业:采诗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wvpv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