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别了,中考说明

别了,中考说明

作者: 大刘_fa11 | 来源:发表于2019-12-04 21:45 被阅读0次
    别了,中考说明

    2019年11月29日,教育部在山西长治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外公布了一个重磅消息:取消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大纲(中考考纲)。

    作文一线语文老师,我举双手赞同!

    所谓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大纲,就是中考的纲领性文件,也叫中考说明,是各地中考的风向标、指挥棒。

    订制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大纲(以下称中考说明)的初衷是好的,为了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但这种划定考试范围、规定考试题型的所谓规范,恰恰充当了应试教育的帮凶。

    首先,中考说明严重误导了初中整个学段的教学。本世纪初随着中考说明的问世(全省统一以中考说明为依据命制中考试题),我们一线教师迅速找到了自己教学的“方向”——中考说明。中考考什么,我们就教什么;中考怎么考,我们就怎么教;中考不考的,我们就不教。教育部门从上到下掀起了研究中考说明的热潮,其热情远远超过了研究课标。有的学校甚至从七年级就开始研究中考说明,有针对性地进行“有的放矢”的教学。更有甚者,我听说一个学校干脆放弃课本进行教学,取而代之是以中考说明和中考模拟试题模为教材的教学,他们还振振有词:“上课本考试又不考,还不如做中考试题!”

    一线教师“聪明”得很,他们懂得把钢用到刀刃上,绝不“浪费”一分钟时间!那么,问题出来了,《课程标准》要求掌握而中考说明上明确指出不在考试范围的内容,老师会不会用心用时间去教学?比如戏剧、童话、新闻等,十几年从没有登上过中考的大雅之堂。很多学校要求九年级上学期结束全学年的新课,以腾出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大复习。老师为了赶进度只能忍痛放弃像九年级下册戏剧单元这些考试的“弃儿”。放弃类似戏剧单元这些文化传承的重要资源,导致学生的知识能力严重畸形发展:有文字,没文学;有文章,没文化。

    别了,中考说明

    其次,中考说明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倡导全面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今天,中考说明中的样卷严重误导了广大初中师生。由于每年的中考试题保持较稳定的形式 ,各种模拟试题从形式上与中考保持高度一致。有的学校在中考前要让学生做数十套模拟卷,每一套都是按照中考试题的样式命制的。学生在做了几十套大同小异的试题以后,已经没有任何新鲜感,也难以引起学他们探索的兴趣。

    别了,中考说明

    虽然每年的中考都会有一点变化,而这一点变化竟然成为有些人的敛财工具。本来有点变化是很正常的事,何必大惊小怪?课程标准都没有变的前提下,中考说明的一点点变化有什么了不起?殊不知,这点变化对有些人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每年的中考说明一出炉,各种课外辅导机构和中考复习资料出版社便迫不及待地炒作起来。他们都在明争暗斗,哪家机构强不强,谁家的资料能不能“大卖”,关键看有没有突出当年的变化点。这一点小小的变化被无限地放大,好像哪个资料没有“新变化”就不能用了。辅导机构也要放大所谓的“新变化”,俨然一副得“新变化”者得天下的架势。试想,如果没有中考说明,每年没有所谓的新变化,他们能那样大行其道吗?

    有些人担心没有了所谓的中考说明,没有了所谓的考点,没有了所谓的样卷,中考会让学生的负担加重。我想说,你的担心是多余的。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没有中考说明,也没有现在这么名目繁多的复习资料,也没有现在这种铺天盖地的题海,中考前一个月才结束新课,然后教老师带领学生扎扎实实地复习教材内容,中考也没有加重学生的负担。当时的试题没有固定的模式,每一套题都是新鲜的,在考试前老师和学生都不知道题的形式是什么,大家也就不必去猜,因为考试的范围就是平时学习的范围。我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参加中考的,我记得当时我们在中考前用的是全国各地的中考试题,每一套题都有各种的特点,打开一套试题题都是打开了一扇崭新的大门,里面有一个新鲜的世界,让人兴趣盎然。可是,有了中考说明全省统一命题之后,我们用的资料也是清一色的以本省中考说明为依据编写的所谓量“省”定做的专属产品。我留意了一下,全国各地大都如此。

    按照课程标准命题,学什么就考什么,让老师把精力投放到平时的教学研究上,而不是应付考试答题技巧的训练上。

    所以,我建议:全国建立依据《课程标准》命制的中考试题库,每年中考时每个省随机从中抽取一份作为中考试题。这种没有固定模式的试题会更鲜活更有温度,能更科学更客观地检测学生的学习状况。每一份试题都是具有个性的,学生是带着好奇答完试卷,而不是像以前那样在完全知道试题形式,却又万分害怕答不对的心理阴影中答卷。(阴影是:因为大家都知道题是“熟的”,答不好说不过去,所以负担更大,压力更大,答不好的愧疚更强。)如果是按照课程标准科学规范命制的试题,对所有考生都是公平的。学生就没有必要大量刷题,反复操练同一个模子制出来的所谓“模拟题”“仿真题”。师生可以把大量精力用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上。

    别了,伴随我们十多载的中考说明!你的离开是广大学生的幸事!希望我们的教学回归到扎扎实实落实核心素养的正规上来,远离应试教育的歧途!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别了,中考说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wxrg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