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之前,我组织了一个反省自我的活动,拉上了一帮朋友来每天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批评。
这种举动,无疑是对人性的一次挑战。
反省并不是人天生就具备的能力。
很多时候,自我反省比其他任何事情都难。我们能够轻易给别人各种意见,却总是没办法看透自己。
01.
有一天,你被领导训了,第一反应肯定是委屈,觉得自己这么努力还是不被认可。很少有人直觉上就承认自己的错误。
再隔一天,你被朋友们赞美了,心口溢满喜悦,甚至会沾沾自喜,很难意识到朋友们赞美中真实占几分,鼓励占几分。
更多的时候,生活是平淡到泛不起一丝波澜的。你晚上躺在床上时,或许都想不起今天做了什么,更不要说从里面去反省自己做的不好的地方,以及需要怎么改进。
费力地去对自己进行审视,不惜绞尽脑汁,人怎么抵御得住如此高强度的冲击和压力?
那期活动办了不到2个月就匆匆宣布结束。
这个尝试虽然最终失败了,却也有些许好处。
以前遇见不好的事情时,会非常难受。现在遇到不好的事情,想的却是,太好了。终于不再是苍白的一天了,有一件可以反思的事情,不至于躺在床上无事可想。
在电视剧《觉醒年代》里面,陈独秀的儿子陈延年、陈乔年和朋友们一起搞了一个工读互助小组,开展实验来论证无政府主义,后来失败了。
他们很勇敢地承认了失败。不过陈延年两兄弟并没有放弃探索,他们到法国去留学之后,又做了几次实验,才终于得出无政府主义是错误的,转而开始学习共产主义。
这次举办的反思的活动尝试是很好的,不是反思这件事情没有用,或许是活动模式不太对,或许是契机还不够。
对于这次失败的尝试,我绝不后悔,虽然到了如今,也只能坦陈地承认,坚持自我反省,确实是难于登天。
多少人总是难掩炫耀自己的喜悦和成绩,另一方面,又很难面对自己的缺点和不堪。
我们在父母面前是孝顺的子女,在上司面前是听话的下司,在朋友面前是和善的伙伴。
唯独在自己面前,什么都不是。
02.
很多时候,一个人不是不愿意反思,而是想要反思的时候,压根想不起来要反思什么。
从前,很多同事包括我自己,经常下班时互相讨论对方做了什么。
“你今天做了什么?”
“我好像什么都没做。你呢?”
“我也是。“
在这种苍白的背景下,对错又如何区分呢?
对错无法区分,反思从哪里切入呢?
反思自己一天什么也没有干,承认忙忙碌碌的作为毫无意义?
这无疑是在本就单薄的灵魂片上又扎上几刀,谁能受到了呢?
揣着明白装糊涂,不如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压在心理的石头不就放下了吗?
慢慢地,大家会接受这样的想法:人活着就行,活成什么样子无所谓。
但是人活在世上,不仅有身体,也有头脑和心胸。
罗素先生曾言,对人来说,不加检点的生活,不值得一过。
王小波则评论,不加检点的生活,属于不能接受的生活之一。人必须过他可以接受的生活,这恰恰是他改变一切的动力。人有了心胸,就可以用它来改善生活。
一个人知道了某种生活不好,还依然沉浸在这种生活里,就像读过某篇文章觉得写得很烂,却依然照着写一样。
这是对生活的背叛,也是对自己的背叛。
反思,是一生的课题,也是最难的课题。最终会得到什么答案,谁也不知道,只能摸着石头过河。
但也要勉力一试,总比被河直接淹死地好。
网友评论